[发明专利]防眩膜和使用了该防眩膜的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62733.4 | 申请日: | 2018-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4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古井玄;辻本淳;高山阳亮;小川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G09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博;褚瑶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膜 使用 显示装置 | ||
提供一种防眩膜,其能够抑制像素密度为300ppi以上的超高清显示元件的屏幕图像光的晃眼,并且能够抑制对比度的降低。一种防眩膜,其为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其中,内部雾度为5.0~25.0%,表面雾度为20.0%以下,设λs为2.5μm且λc为250μm时的上述防眩层表面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a2.5‑250、与设λs为2.5μm且λc为70μm时的上述防眩层表面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a2.5‑70满足下述式(1)~(3)。0.080μm≤Sa2.5‑250(1)Sa2.5‑250‑Sa2.5‑70≤0.030μm(2)0.83≤Sa2.5‑70/Sa2.5‑250(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膜和使用了该防眩膜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抑制外部光的映入等目的,有时在显示元件的表面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防眩膜。
但是,在显示元件的表面使用具有凹凸结构的防眩膜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由于该凹凸结构,产生在屏幕图像光中看到微细的亮度不均的现象(晃眼),使显示品质降低。
特别是,近年来在超高清化显示元件(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情况下,具有晃眼变强的倾向,晃眼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作为抑制表面凹凸导致的晃眼的技术,提出了专利文献1~3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50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67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728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和2中,通过赋予内部雾度来改善晃眼。但是,像素密度为300ppi以上的超高清显示元件具有晃眼变强的倾向,若如专利文献1和2那样仅通过内部雾度来抑制晃眼,则不得不进一步增大内部雾度,会导致对比度的降低。特别是,具有暗室环境下的对比度因内部雾度而降低的倾向。
专利文献3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凹凸的倾斜角度的分布不偏向特定的角度,从而不提高内部雾度而抑制晃眼。但是,即便是专利文献3的技术,也无法充分抑制像素密度为300ppi以上的超高清显示元件的晃眼。
本发明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膜和显示装置,该防眩膜和显示装置即使在具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像素密度为300ppi以上的超高清显示元件的屏幕图像光的晃眼、并且能够抑制对比度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2]。
[1]一种防眩膜,其为具有防眩层的防眩膜,其中,上述防眩膜的内部雾度为5.0~25.0%,表面雾度为20.0%以下,设λs为2.5μm且λc为250μm时的上述防眩层表面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a2.5-250、与设λs为2.5μm且λc为70μm时的上述防眩层表面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a2.5-70满足下述式(1)~(3)。
0.080μm≤Sa2.5-250 (1)
Sa2.5-250-Sa2.5-70≤0.030μm (2)
0.83≤Sa2.5-70/Sa2.5-250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2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马达的通用壳体
 - 下一篇:空气动力学挡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