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引线的支撑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1991.0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9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C.施雷特林格;O.德克洛特;S.阿布尔卡西姆;U.布吕梅尔;M.斯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4/18;H01R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德国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引线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引线(55)的支撑筒(1),特别是用于同轴电缆。为了提供机械稳定并防止在安装到屏蔽引线上时使股线进入的支撑筒(1),根据本发明,设置在支撑筒(1)的周向方向(U)上彼此相对的两个筒端部(5、7)彼此接合,并且形成在该周向方向(U)上作用的主动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引线的支撑筒,特别是用于同轴电缆的支撑筒。
背景技术
支撑筒可用于赋予电引线机械稳定性,特别是在引线的要设置有接触元件的区域中。特别是在同轴电缆的情况下,使用支撑筒可能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支撑筒通常被施用于暴露的外部屏蔽件。然后屏蔽件可以被拉到筒上、或者被折叠或盖在筒上,屏蔽件例如可由线股的编织物构成。引线则可以设置有将被电连接到屏蔽件的接触元件。这样的接触元件本身可以至少在一些部分中为筒的形式,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支撑筒和承靠支撑筒的外侧的屏蔽件。如果该接触元件例如被压接、压紧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地连接到引线,则支撑筒赋予引线机械稳定性。结果,保护了同轴电缆的内部绝缘件和内部导体不变形。此外,支撑筒可限定这样的区域,在该区域处,屏蔽件被折回或外翻。然后,支撑筒可以将布置在支撑筒内部的屏蔽件或股线固定在位。
在已知的支撑筒的情况下,不利的是,要么它们只能困难地施用到引线,要么它们不能充分地完全围绕引线,使得屏蔽件的部分或单独的股线在折叠或外翻时在没有被支撑筒覆盖的区域处从引线露出,因此没有遵循由支撑筒实际限定的期望路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支撑筒,该支撑筒既允许电引线得到足够的包封,特别是允许同轴电缆的屏蔽件得到足够的包封,并且同时可以尽可能自动地快速容易地安装在引线上。
对于上述类型的支撑筒,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实现:在支撑筒的周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筒端部彼此接合并形成沿周向方向作用的主动接合(positiveengagement)。
由于筒端部的相互接合,支撑筒可以沿整圈被完全闭合,从而确保了沿周向方向完全包围电引线。另外,由于仅端部彼此接合,所以可以省去复杂的生产步骤,例如包装引线等。沿周向作用的主动接合可以防止支撑筒弯曲分离。由于相互的主动接合,筒端部彼此锁定,或者筒在筒端部处被闭合。
支撑筒优选地具有基本对应于空心柱体的形状的细长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空心柱体的柱体轴线对应于支撑筒的轴向方向。支撑筒的周向方向则相应地横向于柱体轴线布置,并且围绕柱体轴线延伸。支撑筒优选地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然而,除了圆形以外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卵形或椭圆形也是可行的。
除上述支撑筒之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连接元件,其包括支撑筒和围绕该支撑筒的接触元件。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元件的特征在于,其设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筒。连接元件由此可以从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筒的前述优点中获利。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各种构造来进一步改进,这些构造每一个本身都是有利的并且可以以任何方式彼此组合。这些构造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优点将在下文中讨论。
根据第一有利构造,筒端部可以设置有构造成彼此互补的主动接合元件。结果,可以实现筒端部的有效相互接合。
为了实现尽可能紧凑的布置,构造成彼此互补的主动接合元件优选布置在由支撑筒跨过的空心柱体壁的内部。因此,优选地,没有从由支撑筒跨过的空心柱体伸出或向外突出的元件。这尤其有利于保护折叠在支撑筒上的屏蔽件免于损坏。
支撑筒的外圆周可以至少通过构造成彼此互补的主动接合元件在周向方向上连续。换句话说,支撑筒在轴向方向上观察时是闭合的,并且同样在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具有环的形状。因此,支撑筒优选地不具有平行于穿过筒的轴向方向延伸的任何间隙。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布置在支撑筒内部的股线分离。
筒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闭合头,相对的筒端部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闭合头接收部,其构造为与所述至少一个闭合头互补。结果,可以获得容易构造的主动接合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泰连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