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焊接接头的制造方法、点焊接用钢板及点焊接用钢板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0729.4 | 申请日: | 2018-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翔;斋藤雅宽;古迫诚司;宫崎康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接头 制造 方法 钢板 部件 | ||
一种点焊接方法,是在点焊接时能够抑制作为延迟破坏的原因之一的氢的侵入的点焊接技术,在作为重叠的钢板的配合面的钢板面的一方或双方、且点焊接的初期加压时钢板彼此接触而成为接触部的部位,预先加工作为经过该接触部与接触部外相连的多个筋,在上述接触部的部位进行点焊接;以及在上述点焊接的初期加压时钢板彼此接触而成为接触部的部位预先加工了上述多个筋的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的电阻点焊接。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为了保护环境而要求由车体的轻量化带来的燃耗的改善的同时,还要求碰撞安全性的提高(改善)。因此,使用高强度钢板来进行薄壁化,并且为了将车体构造优化而实现车体的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做出了各种努力。
在汽车等的钢板部件的制造及组装的焊接中,主要使用由电阻焊接进行的点焊接。
高强度钢板为了实现其强度而母材的碳当量变大,并且,在点焊接中,由于焊接部在加热后立即被急冷,所以高强度钢板的点焊接部成为马氏体组织,在焊接部及热影响部中硬度上升,韧性下降。此外,在焊接部,通过局部发生的变态膨胀和收缩,焊接接头的拉伸残留应力变大。
在高强度钢板的点焊接中,作为改善点焊接部的韧性而确保接头强度的方法,有在形成熔核的正式通电后再进行后通电(调和通电,日语:テンパー通電)的两级通电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能够通过后通电将点焊接部(熔核部及热影响部)退火而使焊接部的硬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将高强度钢板点焊接的情况下,也担心延迟破坏(氢脆化破裂)。在延迟破坏由通过点焊接而侵入的氢引起的情况下,在从点焊接紧接着之后的1至2天左右的短时间中发生,不在长期间中发生。
延迟破坏主要受钢板的硬度、残留应力以及钢板中的氢量3个因素支配,但点焊接部由于硬度较高、拉伸残留应力变大,所以如果发生氢侵入,则考虑有可能引起延迟破坏。
如果发生延迟破坏,则在作为焊接接头的品质指标的拉伸强度和疲劳强度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强度,此外,如果水分渗入到该部分(破裂),则有可能发生腐蚀而强度进一步下降。这些可能会阻碍由高强度钢板的应用进行的车体的轻量化(薄壁化)。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这样的点焊接技术:在形成熔核的正式通电后的后通电时,使加压力比正式通电时的加压力P1上升,以较高的加压力P2进行加压,由此对焊接部周边导入压缩残留应力,使耐延迟破坏特性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32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由于能够减小焊接部的拉伸残留应力,所以对于延迟破坏的抑制是有效的技术,但关于在焊接时向焊接部等侵入的氢的影响没有特别考虑,希望抑制由氢的侵入带来的氢脆化破裂而进一步使耐延迟破坏特性改善。
在本发明中,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点焊接时能够抑制作为延迟破坏的原因之一的氢的侵入的点焊接技术。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通常,将点焊接前的钢板在涂油(防锈油、清洗油或加工油等)的状态下保管。由于油通过点焊接的热而挥发,被除去,所以通常不将附着在钢板上的油除去而进行点焊接。
由于在油中含有水分及氢,所以本发明者们考虑油或许为向钢板氢侵入的原因,对将附着有油的钢板点焊接的情况下的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如果将在油附着于钢板的配合面之间的状态下的钢板点焊接,则氢侵入到焊接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0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