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精加工柱形工件面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607.3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3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乌斯·玛格;托马斯·科勒;马科·帕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显微切削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04;B24B49/10;B24B49/16;B24B1/04;B24B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郭放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加工 工件 方法 装置 | ||
一种用于借助精加工工具(26)精加工工件毛坯(14)的柱形工件面(16)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工具(26)与工件毛坯(14)之间围绕与所述工件毛坯(14)的柱形工件面(16)同心的加工轴线(18)产生相对旋转(nW);在所述工具(26)与所述工件毛坯(14)之间沿着所述加工轴线(18)产生相对的进给速度(vW;vF);检测工艺参数(TP;FP)的实际值(TPIST;FPIST),该工艺参数是所述工具(26)与所述工件毛坯(14)之间的相对力的函数,并且可以具有多个工艺参数值;通过改变所述相对的进给速度(vW;vF)来连续地调控所述工艺参数(TP;FP),其方式为,所述工艺参数的实际值(TPIST;FPIST)与所述工艺参数(TP;FP)的给定值(TPSOLL;FPSOLL)相差得越大,所述相对的进给速度(vW;vF)改变得就越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精加工工具精加工工件毛坯的柱形工件面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柱形工件面的装置,带有:用于工件的夹紧机构;用于加工工件的柱形工件面的刀具;旋转驱动设备,以便在工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相对旋转;以及轴向驱动设备,以便在工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相对的进给速度。
背景技术
本发明普遍地涉及柱形工件面的精加工领域。这种精加工在此尤其是指如下加工过程:在工件毛坯上已经借助切削刀具比如车削刀具、钻头等产生了柱形工件面,并且,这种切削地(特别是利用规定造型的刀刃)制得的柱形工件面在其质量方面还有待改善。这尤其可以是表面状态的改善,但也可以是柱形工件面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或其他质量特征的改善。待精加工的柱形工件面也可以通过激光加工、电火花绕蚀或芯部模制、铸造、3D打印等来产生。
通常的形状误差是不圆整、斜棱、波纹、锥度或香蕉形状。此外,通常要求工件具有数微米的尺寸精度。
通常的精加工或最精加工技术是所谓的珩磨。珩磨属于采用造型不确定的刀刃的切削制造法。其他的这种方法有磨削、磨光、抛光。
在珩磨时,往往把旋转运动、进给运动和径向行程运动相互组合起来。为此,珩磨工具经常具有一个或多个珩磨条,这些珩磨条例如利用弹簧结构径向向外地受到顶压。
由文献EP 1 236 539 A2已知一种用于珩磨加工的方法,其中,利用销棒珩磨工具要么相同地进行后续加工,要么在销棒珩磨之后利用相同的工具进行后续加工,在后续加工中,工件的行程速度与转速的比例明显提高。由此应实现珩磨痕的改善的交叉结构,该交叉结构又能实现改善的机油保持能力。
文献US 2010/0029179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钻孔的珩磨系统,其带有安置在车削芯轴上的珩磨工具,其中,珩磨工具具有至少一个可径向地移动的珩磨条。进给系统包括可移动的进给部件,可自动地控制,以便对珩磨工具施加进给力,确切地说,围绕至少一个珩磨条径向向外地顶压。工具在整体上可以沿着加工轴线轴向地前移。由此进行的珩磨方法包括,操纵进给部件,用于在工件的钻孔内部径向地顶压珩磨条,而珩磨工具则转动。一旦实现首次接触,就减小进给速率。
文献WO 2006/029180 A1同样涉及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来操纵珩磨条,即采用两种不同的进给力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显微切削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显微切削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与其他周期性信号进行区分的胎儿心率检测方法
- 下一篇:盘管乳化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