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501.3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5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亮;小林润;小林诚;樱武仁史;增田智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3B7/095;H04N5/2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控制 装置 方法 记录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APD滤镜便能够获得最佳的APD效果的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具有在摄像面(60)的前方配置有光圈(2)的成像元件(5)的数码相机(100)具备:摄像控制部(11A),在摄像面(60)入射有来自被摄体的光的状态下,即,未配置或不使用机械快门的状态,通过控制驱动成像元件(5)的成像元件驱动部(10),在整个摄像面(60)上同时开始像素(61)的曝光之后,同时结束像素(61)的该曝光;及光圈控制部(11B),在从开始该曝光到结束该曝光为止的期间,将光圈(2)的光圈值依次改变为多个值。光圈控制部(11B)将使光圈值维持在多个值的每一个值的时间控制为基于表示APD滤镜的透光率特性的函数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及摄像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改善离焦图像、即所谓的模糊像的滤光器已知有变迹滤镜(apodizationfilter;APD滤镜)。APD滤镜为距光轴中心的距离越大则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透光率越降低的滤光器,若使用该APD滤镜,则能够使模糊像的轮廓平缓。
搭载APD滤镜的透镜装置的成本变高。并且,在进行相位差AF(自动聚焦,AutoFocus)的摄像装置中,若通过APD滤镜对被摄体进行拍摄,则有可能对AF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提出了用于无需使用APD滤镜便获得APD效果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在成像元件的曝光中改变光圈值来获得APD效果。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虽然不以获得APD效果为目的,但在成像元件的曝光中改变光圈值的技术。
而且,在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如下技术:虽然不以获得APD效果为目的,但一边改变光圈值一边进行多次拍摄,并对通过这各拍摄获得的摄像图像进行合成。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492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333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73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204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14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摄像装置通过焦平面快门控制成像元件的曝光时间。焦平面快门为使前帘与后帘之间的狭缝移动来进行成像元件的曝光的机构。因此,在成像元件的整个摄像面中,无法使曝光的开始定时均匀。
因此,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那样,在使用焦平面快门进行拍摄且在曝光中改变光圈的情况下,在通过拍摄获得的摄像图像的上下区域中模糊程度发生变化。
图11是例示在使用焦平面快门进行拍摄且在曝光中改变光圈的情况下的成像元件的摄像面的曝光状态的图。
图11中,成像元件的摄像面被曝光的期间作为平行四边形的框而示出。图11示出在成像元件的曝光期间(焦平面快门的狭缝从摄像面的上端移动到下端的期间),光圈从F1.4变化到F2.5的例子。
图11所示的例子中,在成像元件的摄像面的上端侧,以F1.4的光圈值被曝光的期间充分得到确保,而以F2.5的光圈值被曝光的期间并未充分得到确保。因此,通过图11所示的驱动获得的摄像图像在上端侧与下端侧之间模糊程度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