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接剂层、近红外线吸收膜、夹层结构体、叠层体、粘接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59263.6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美香;常松裕史;长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B32B27/00;B32B27/20;C09J7/29;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9J133/00;C09J2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剂层 红外线 吸收 夹层 结构 叠层体 粘接剂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粘接剂层,其含有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分散剂、具有氨基的金属偶联剂、粘接剂、以及交联剂,所述粘接剂层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具有下述晶格常数:a轴为以上以下,c轴为以上以下,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具有下述晶格常数:a轴为以上以下,c轴为以上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为通式MxWyOz(式中,M元素为选自H、He、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元素、Mg、Zr、Cr、Mn、Fe、Ru、Co、Rh、Ir、Ni、Pd、Pt、Cu、Ag、Au、Zn、Cd、Al、Ga、In、T1、Si、Ge、Sn、Pb、Sb、B、F、P、S、Se、Br、Te、Ti、Nb、V、Mo、Ta、Re、Be、Hf、Os、Bi、I、Yb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W为钨,O为氧,0.001≤x/y≤1,2.0≤z/y≤3.0)表示的复合钨氧化物的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包含具有六方晶晶体结构的复合钨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nm以上100n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微晶粒径为10nm以上100n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含有选自Si、Ti、Zr、Al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的表面包覆膜所包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表面包覆膜含有氧原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相对于所述复合钨氧化物微粒100质量份,以1质量份以上10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而含有所述具有氨基的金属偶联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具有氨基的金属偶联剂为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具有氨基的金属偶联剂为具有氨基的钛酸酯类偶联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粘接剂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分散剂为高分子分散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还含有选自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ALS)、抗氧化剂中的一种以上。
15.一种近红外线吸收膜,其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
16.一种近红外线吸收膜,其中,
透明膜的一表面侧配置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
所述透明膜的另一表面侧配置有硬涂层。
17.一种夹层结构体,其具有:
多片透明膜、和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层,其中,
所述多片所述透明膜之间配置有所述粘接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2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装置
- 下一篇:车辆空调系统流出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