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聚合组合物、包含其的聚合物胶囊和织物柔软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9063.0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尹正爱;金秀静;权秀智;尹圣琇;赵允振;金世勋;朴美爱;车暻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
| 主分类号: | C08K5/19 | 分类号: | C08K5/19;C08F16/12;C11D1/38;C08F2/44;C08F12/08;C08F18/04;C11D3/00;C11D17/00;C08F20/18;C08F20/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世豪;尚光远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组合 包含 聚合物 胶囊 织物 柔软剂 | ||
本申请涉及可聚合组合物、聚合物胶囊和织物柔软剂组合物。本申请的织物柔软剂组合物包含其中在其表面上引入有阳离子基团的聚合物胶囊,使得可以抑制芳香剂的提早释放并且可以根据聚合物胶囊的壳材料在特定时间通过轻摩擦的破裂而产生芳香。此外,本申请的聚合物胶囊具有高的对纤维的粘附性并且在洗涤期间不附着至纤维而使排放的芳香剂最少化,使得即使使用少量的芳香剂也可以提供足够的芳香。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9月1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18724号和第10-2017-0118725号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可聚合组合物、包含其的聚合物胶囊和织物柔软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织物柔软剂在对衣物进行软化处理以具有防静电和赋予柔性的基本功能时使用。此外,织物柔软剂用于通过赋予持久的芳香感并防止由于清洁剂残留物而引起的难闻气味而给予清新感的目的。然而,在常规的织物柔软剂中,这样的持久的芳香感在洗涤之后的短时间内消失,这已经成为消费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持久芳香的需求,已开发了使用各种组分的芳香剂微胶囊来负载有效材料的技术。已使用聚合物化合物例如聚阴离子如阿拉伯树胶、聚氨酯、三聚氰胺、明胶和聚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胶囊壳的组分。此外,为了使持久芳香的持久性最大化,还尝试将胶囊加倍或者将其再用涂层材料来应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可聚合组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可以形成这样的聚合物胶囊:其能够抑制负载的芳香剂材料的提早释放,并且根据胶囊壳材料在特定时间通过轻摩擦的破裂而使其中的芳香剂分散到外部。
本申请提供了聚合物胶囊,所述聚合物胶囊能够通过经由化学键合赋予胶囊表面阳离子基团来改善与纤维的粘附。
本申请提供了聚合物胶囊,所述聚合物胶囊通过使洗涤期间未附着至纤维而释放的芳香剂的量最小化而即使在使用少量的芳香剂时也能够提供足够的芳香。
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烷基可以意指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烷基可以为线性、支化或环状烷基,并且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亚烷基可以意指具有1至20个碳原子、1至16个碳原子、1至12个碳原子、1至8个碳原子或1至4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亚烷基可以为线性、支化或环状亚烷基,并且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更多个取代基取代。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芳基或亚芳基可以意指衍生自包含一个苯环结构或者其中两个或更多个苯环在共用一个或两个碳原子的同时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任何连接基团连接的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一价或二价残基。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芳基或亚芳基可以为例如具有6至30个碳原子、6至25个碳原子、6至21个碳原子、6至18个碳原子或6至13个碳原子的芳基。
在本申请中,术语胶囊为包括中空的结构,其中胶囊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其可以用于在其中负载织物柔软剂中包含的组分例如芳香剂或化妆品。
本申请涉及可聚合组合物。本申请的可聚合组合物可以提供能够在其中负载各种活性成分的聚合物胶囊。
在本申请中,聚合物胶囊可以为阳离子聚合物胶囊。具体地,阳离子聚合物胶囊可以为其中在表面上引入有阳离子基团的阳离子聚合物胶囊。更具体地,阳离子聚合物胶囊可以为其中通过化学键合而在表面上引入有阳离子基团的阳离子聚合物胶囊。更具体地,阳离子聚合物胶囊可以为其中通过共价键合而在表面上引入有阳离子基团的阳离子聚合物胶囊。
本申请的可聚合组合物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可聚合单体:
[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