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旋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8840.X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J·斯坦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SBM发展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82 | 分类号: | B64C2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德国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旋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翼飞行器(1)的尾旋翼装置(10),其具有:尾旋翼(20)、用于旋转驱动该尾旋翼(20)的传动系(30)、包围该传动系(30)的罩体(40)。
本发明涉及用于旋转翼飞行器、尤其是直升机的尾旋翼装置。
尾旋翼在旋翼飞机例如直升机中一般用于平衡由主旋翼产生的转矩。如果没有尾旋翼的稳定作用,旋翼飞机将连续绕竖轴转动。尾旋翼或者或许替代系统因此是保证稳定的飞行姿态所不可或缺的。
大多数情况下,直升机的尾旋翼被设计成单独旋翼,其在直升机的各自机尾或机尾悬臂或垂直尾翼旁形成。但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它们在飞行期间易于碰撞,例如撞到鸟或无人机,并且它们对于在起飞或着陆时停留在直升机附近的人来说是明显的伤害危险。
因此已经有以下做法,将尾旋翼安装到直升机的机尾区中。这种设计被称为涵道尾桨。它们明显减小伤害危险并在飞行期间也不太容易发生碰撞。这尤其是因为它们就直升机横截面来看并未突出,而是被集成到直升机中。
为了固定这种尾旋翼,一般采用多个斜撑杆,它们从多侧稳定该尾旋翼的毂套。
但事实表明,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尾旋翼装置、尤其是涵道尾桨导致了发出很大噪声,这刚好在有人居住的区域使用时让人感到厌烦。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尾旋翼装置,该尾旋翼装置在其发出噪音方面得到改善。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尾旋翼装置来完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翼飞行器的尾旋翼装置。尾旋翼装置具有尾旋翼。它还具有用于旋转驱动尾旋翼的传动系。另外,它具有包围传动系的罩体。
本发明规定,罩体和/或传动系设计用于无需其它斜撑杆地保持尾旋翼。
通过本发明的设计,可以放弃在现有技术中所需的斜撑杆。已经发现通过这种设计明显减小尾旋翼发出噪音,这因为所述斜撑杆不再用于形成涡旋。此外,由尾旋翼产生的气流的遮蔽被减轻或避免,从而尾旋翼的较低功率就够用了。由此也可以节约发动机燃料。
旋翼飞行器尤其是直升机。但它也可以是其它的旋翼机例如像自转旋翼机。还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原则上也可以考虑用于作为旋翼飞行器的其它应用,尤其是只需要产生转矩。例如,它在此可以是应用在气艇中。
尾旋翼尤其是可以具有毂套以及多个包围毂套的旋翼动片。它尤其可以被设计成在基础位置或静止位置中绕水平轴线转动。为此,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产生推力或气流,由此例如能平衡主旋翼的转矩。旋翼动片可以尤其是可调的。
传动系尤其可以设置用于与飞行器的驱动装置相连或者它可以尤其在安装状况中与这种驱动装置相连。由此可以将转动运动传递至尾旋翼。在传动系和尾旋翼或者说尾旋翼的毂套之间尤其可以规定转动运动转向,例如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例如这种转向可以塑造出大约90°的角度。
该罩体尤其可以由例如像碳或碳纤维或铝这样的材料构成。尤其是,碳或碳纤维就要承受的负荷能力而言已得到证明。由此,可以获得能用于放弃其它斜撑杆的稳定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该罩体本身设计成无需其它斜撑杆地保持该尾旋翼。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该传动系被设计用于无需其它斜撑杆地保持尾旋翼。因而在这些情况下,保持力仅由罩体或传动系单独产生。但也可以规定,该罩体和传动系合作产生保持力,从而因总体产生的保持作用而可以放弃其它斜撑杆。
本文所述的尾旋翼或尾旋翼装置可以尤其是带有罩壳的旋翼,或者说尾旋翼或尾旋翼装置可被设计成或被设计成带有罩壳的旋翼。
尾旋翼装置尤其可以被安装在直升机或其它的旋翼飞行器或飞行器中,从而无需其它斜撑杆地保持尾旋翼。换言之,所述罩体和/或传动系用作唯一的斜撑杆。于是最好没有其它的斜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BM发展公司,未经SBM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