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波束失效恢复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8781.6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童;张羽书;A·戴维多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8 | 分类号: | 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黄倩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波束 失效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本文提供了用于波束恢复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射频(RF)接口;以及处理电路系统,所述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为:响应于波束失效,将用于传输波束失效恢复请求的信道确定为以下中的一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基于非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基于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对所述波束失效恢复请求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所述RF接口经由所确定的所述信道来传输给接入节点。至少一些实施例允许传输用于波束恢复的波束失效恢复请求,允许波束失效检测或新Tx波束标识,并且允许确定是否在PDCCH与PDSCH之间配置调度延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TRANSMISSION IN NEW RADIO SYSTEMS”的国际申请第PCT/CN2017/101238号、于2017年9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BEAM FAILURE DETECTION WITH POWER OFFSET IN NEW RADIOSYSTEMS”的国际申请第PCT/CN2017/102072号以及于2017年9月18日提交的名称为“BEAMINDICATION WITH SCHEDULING DELAY IN NEW RADIO SYSTEMS”的国际申请第PCT/CN2017/102072号的优先权,其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而被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波束失效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诸如,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系统)中,波束失效恢复机制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用户设备(UE)检测波束失效,UE标识新的候选波束,将波束失效恢复请求从UE传输给接入节点(诸如,下一代节点B(gNB))以及监测来自接入节点的针对波束失效恢复请求的响应。另外,在MIMO系统(诸如,5G NR系统)中,可以在接入节点或传输接收点(TRP)(诸如,下一代节点B(gNB))和UE两者处使用波束形成。波束管理可以用于获取和维护接入节点或TRP和UE的波束(诸如,gNB波束和UE波束)以进行通信。用于波束管理的参考信号可以包括同步信号(SS)块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UE应该保持监测波束质量,并且如果用于所有服务控制信道的波束发生故障(例如,低于某个阈值),则UE可以触发或声明波束失效。然后,可以使用波束失效恢复机制,其中,UE可以标识接入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新发射(Tx)波束以进行波束失效恢复。波束失效恢复请求的传输可以基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基于非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针对下行链路(DL)传输,波束管理程序可以包括以下方面:P-1、P-2和P-3。P-1可以用于获得接入节点或TRP的一个或多个初始Tx波束以及UE的一个或多个初始接收(Rx)波束,P-2可以被用于实现接入节点或TRP的Tx波束的优化,并且P-3可以被用于实现UE的Rx波束的优化。在波束测量之后,UE可以将波束报告传输到接入节点或TRP,其中该波束报告可以指示哪一个或多个Tx波束对于通信是好的。波束报告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x波束索引或波束对链路(BPL)索引,并且还可以包括与Tx波束索引或BPL索引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x波束的波束质量。接入节点或TRP可以将波束指示传输给UE,以便通知UE是否需要切换当前Rx波束。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UE)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射频(RF)接口;以及处理电路系统,该处理电路系统被配置为:响应于波束失效,将用于传输波束失效恢复请求的信道确定为以下中的一项: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基于非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基于竞争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对波束失效恢复请求进行编码,以用于使用RF接口经由所确定的信道来向接入节点传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7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