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个弹簧式的扭转顺应的超越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7829.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萨卜提;约翰·R·安特恰克;沃伦·威廉斯;丹尼尔·桑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20 | 分类号: | F16H7/20;B60K25/02;F02B67/06;F16D13/76;F16D3/10;F16D3/12;F16D41/20;F16D47/04;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个 弹簧 扭转 顺应 超越 分离器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带从动附件驱动器的分离器带轮,该分离器带轮利用提供扭转弹性和超越功能的单个扭转螺旋弹簧。随着扭转弹簧扩张,该扭转弹簧逐渐地将设置在径向可扩张的毂与带轮之间的衬套夹紧以由此提供比例阻尼。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62/555,448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对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中的带从动附件进行驱动的带驱动器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允许带从动附件暂时以与带驱动器组件不同的速度操作的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辆发动机中,发动机输出的一部分通常利用环状的蛇形带被传输至多个带从动附件。通常,每个部件包括输入驱动器轴和带轮,该带轮联接至驱动器轴的用于与带进行驱动接合的远端端部。这种带从动附件的一示例为交流发电机。
还已知提供了一种分离器,该分离器操作性地联接在带轮与交流发电机之间以允许交流发电机驱动器轴以比带轮快的速度旋转(超越运转),并且允许带轮的速度因瞬时发动机速度的波动而相对于交流发电机驱动器轴波动。
授予Shimamura等人的US 9,611,903、授予Marion的US 9,518,646、授予Williams等人的US 9,441,677和授予Bytzek等人的US 5,156,573公开了提出使用单个弹簧来提供扭转顺应性(torsional compliance)和超越能力的分离器(这些分离器在实践中可能不够耐用)的示例。
仍然期望提供一种制造成本可以更低但可以比以前的设计更耐用的单个弹簧式的扭转顺应的超越分离器。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可旋转的带轮、可旋转的毂、扭转弹簧和衬套。带轮具有构造成接合驱动带的外表面。毂设置在带轮的内部并且包括传动筒和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将分离器安装到带从动附件轴上。扭转螺旋弹簧设置在带轮和传动筒的内部。扭转弹簧具有第一端部区域、第二端部区域和位于第一端部区域与第二端部区域的中间的中间区域,其中,第一端部区域包括沿周向方向指向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区域包括沿周向方向指向的第二端部。扭转弹簧的第一端部区域经由非离合连接与带轮和毂中的一者连接,并且扭转弹簧的第二端部区域经由离合连接与带轮和毂中的另一者连接。当带轮和毂沿趋于使扭转螺旋弹簧的直径增加的方向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扭转弹簧的第二端部区域驱动地连接至带轮和毂中的所述另一者,以便将带轮的旋转传递至毂。当带轮和毂沿趋于使扭转螺旋弹簧的直径减小的方向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扭转弹簧的第二端部区域与带轮和毂中的所述另一者分离,以便允许毂超越带轮。衬套设置在带轮与传动筒之间,从而使带轮和毂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衬套设置成与扭转弹簧的中间区域的轴向范围大致轴向地共同延伸。
传动筒优选地是径向可扩张的。随着扭转线圈的中间区域向外扩张,传动筒也靠着衬套向外扩张以逐渐将衬套夹在传动筒与带轮之间,由此提供与施加至带轮的正扭矩水平相关的阻尼。
传动筒可以在传动筒中包括狭槽,以用于使得能够径向扩张。
带轮或毂与扭转弹簧的第一端部区域之间的非离合连接可以至少通过设置在形成于带轮或毂中的凹穴中的止挡部来提供。
带轮或毂可以包括接纳扭转弹簧的第一端部的凹穴。带轮或毂与扭转弹簧的第一端部区域之间的非离合连接可以至少通过将扭转弹簧的第一端部压配合到凹穴中来提供。
扭转弹簧的第二端部区域与毂或带轮之间的离合连接可以通过扭转弹簧的第二端部区域的外周向表面与设置在毂或带轮中的离合接合壁的卷绕式离合接合来提供。
传动筒和连接器优选地由可分离件提供。连接器至带从动附件轴的固定可以将传动筒固定至带从动附件轴。传动筒可以包括径向肩部壁,并且连接器可以包括径向肩部,该径向肩部在连接器固定至带从动附件轴时承靠传动筒的径向肩部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未经利滕斯汽车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