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7235.0 | 申请日: | 201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泷野真砂子;仓桥伸树;藤森良枝;本岛信一;中山鹤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BC纱网技术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25/04;A01N25/26;A01P1/00;A01P3/00;C09D5/14;C09D7/62;C09D2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朴今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抗病 毒性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一价铜化合物的含量为低量的情况下速效性也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包括树脂、抗菌/抗病毒剂以及亲水性化合物构成,该抗菌/抗病毒剂由被分散剂覆盖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构成,该亲水性化合物分散在树脂中,并与树脂不相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抗菌/抗病毒性涂料、抗菌/抗病毒性树脂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的病毒感染已成为威胁。例如,由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诺如病毒、禽流感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正在蔓延。此外,2013年西非爆发埃博拉出血热,根据至2015年为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报告了包含疑似感染病例在内共有27,550人感染、11,235人死亡。
另外,医院、护理养老院等设施内的诺如病毒和/或流感的传染病、以及由MRSA等耐药菌引起的院内传染等蔓延,要求对其采取紧急的应对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开发能够简单地赋予对病毒和/或细菌的高失活功能的产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有:在分散剂中悬浮有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抗病毒性喷雾剂(专利文献1)、在粘合剂树脂中添加了一价铜化合物微粒的抗病毒性涂料(专利文献2)、添加了用功能化剂覆盖碘化铜微粒的抗病毒剂的抗菌性组合物(专利文献3)、通过在铂纳米胶体水溶液中浸渍纤维而使具有抗病毒性的铂粒子固定在纤维表面上的纤维(专利文献4)、以及在聚合物材料中含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抗菌/抗病毒性的聚合物材料(专利文献5)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398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68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14-5195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4-122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457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抗病毒性喷雾剂中,在喷雾后,由于一价铜化合物的微粒停留在被喷雾的场所,因此抗病毒效果会持续,但存在当通过清扫等去除一价铜化合物的微粒时,不得不再次喷雾抗病毒性喷雾剂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抗病毒性涂料虽然抗病毒效果高,但如果没有大量分散填充一价铜化合物,则难以产生高的抗病毒效果,另一方面,若大量分散填充一价铜化合物,则存在涂膜强度和密合性等特性降低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3的抗菌性组合物中,虽然抗菌效果高,但到该效果显现为止的时间非常长,为数小时~1天,缺乏速效性,并且存在由于长期保管而一价铜化合物氧化、抗菌效果降低的问题。并且,在如专利文献4那样在纤维表面固定了铂粒子的纤维中,,虽然具有抗病毒效果,但存在缺乏在短时间内使病毒失活的速效性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5的抗菌性/抗病毒性的聚合物材料中,存在如果不使抗菌性/抗病毒性的粒子从聚合物表面突出则无法发挥效果的问题。另外,为了在短时间内发挥效果,需要增加被突出的粒子的量,因此在聚合物材料中所含的抗菌/抗病毒性的粒子的量也需要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一价铜化合物的含量为低量的情况下速效性也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抗菌/抗病毒性涂料、抗菌/抗病毒性树脂部件。
即,第一发明是一种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抗菌/抗病毒剂,由被分散剂覆盖的一价铜化合物微粒构成;以及亲水性化合物,分散在所述树脂中,并与所述树脂不相溶。
另外,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中的抗菌/抗病毒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无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BC纱网技术,未经株式会社NBC纱网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