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IL-33拮抗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56633.0 申请日: 2018-08-31
公开(公告)号: CN111107875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5
发明(设计)人: 善本知广;J·M·帕伦博;I·V·斯通;加藤彻;安田好文 申请(专利权)人: 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5/00 分类号: A61K45/00;A61K38/17;A61K39/395;A61K47/68;A61P15/00;C07K16/24;C07K19/00;C12N15/113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杨宏军;唐峥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il 33 拮抗剂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治疗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剂。本发明确定了IL‑33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恶化因子,并发现能够抑制IL‑33的作用的IL‑33拮抗剂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治疗、预防、或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白细胞介素-33(IL-33)拮抗剂作为有效成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剂。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脱离子宫腔的部位(异位性地)增殖的良性(非癌性)疾病,处于可生殖年龄的全部女性的约10%罹患该疾病。25~50%的不孕症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存在各种说法,认为原因之一在于,子宫内膜细胞随着经血抵达其他组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性地形成及增殖。

子宫腺肌病是在子宫肌层观察到与子宫内膜相似的病变的疾病。其虽然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组织学相似性的疾病,但由于发病机理、临床影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因此被作为不同的疾病处理。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会观察到痛经、下腹部痛、腰痛、不孕、月经过多等。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经期的疼痛,诉说妨碍日常生活的程度的强烈疼痛的患者也较多。子宫腺肌病患者也存在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的情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但上述疗法均为对症疗法,不存在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即使在选择手术疗法的情况下,为了保留生育功能而无法根治、为了防止复发而联用术后的药物疗法的情况也较多。作为药物疗法,可以举出低剂量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等)、男性激素类(达那唑等)及黄体激素类(地诺孕素等)。然而,均存在由于对激素平衡造成影响而导致的副作用。即,向妊娠大鼠施予地诺孕素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是已知的。因此,任一种药剂均禁用于孕妇。另外,多数药物中伴随假性闭经、假性妊娠的症状,因此有不孕、潮热、骨质疏松症等类更年期综合征的副作用。因此,期待出现安全性高、不影响妊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的预防剂或治疗剂。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属于被认为在炎症性状态中发挥作用的白细胞介素-1家族的细胞因子。IL-33在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核内长期稳定地表达,由于感染、物理的·化学的压力导致的组织损伤而伴随细胞破坏被释放,作为警报素发挥作用。另外,还认为IL-33的表达存在由于脂多糖等的刺激而升高并被分泌的机理。被释放至细胞外的IL-33通过与在细胞上表达的IL-33受体结合,能够激活细胞内信号。IL-33受体在各种免疫系细胞、上皮细胞等中表达,在这些细胞中,产生了IL-33诱导性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IL-33被认为通过在表达IL-33受体的免疫系细胞内,诱导源于Th2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NK(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T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的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13等)产生,而诱导过敏性炎症(哮喘、特应性皮炎、花粉症、过敏性休克等)(非专利文献1:Tatsukuni Ohno等,Allergy,2012,Vol.67,p1203)。近年来,在进行作为IL-33拮抗剂的抗IL-33抗体、抗IL-33受体抗体的以哮喘、特应性皮炎、花生过敏为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Mbarik等人报道了通过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腹水,发现IL-3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水等中随着病况(阶段)的进展而增加,可作为替代指标(surrogatemarker)使用(非专利文献2:Maroua Mbarik等,Immunolo.Lett.2015,Vol.166,p1)。根据Mbarik等人的报道,作为IL-33的拮抗剂发挥功能的可溶性IL-33受体(sST2)的腹水中的浓度为IL-33浓度的约100倍,与IL-33同样地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而增加。因此,依然不清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增加的IL-33是疾病的原因、或者是其结果,以及如何针对病况发挥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未经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6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