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6271.5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佶泓;金大瑛;金亨基;刘溶星;全德镇;全泰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杨莘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后方的导光板、与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相邻并且配置成朝向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辐射光的光源以及沿着导光板的光面向表面设置的保持器,导光板的光面向表面与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相对,保持器包括支撑导光板的发光表面的支撑部分,导光板的发光表面设置在光入射表面与光面向表面之间,其中保持器的支撑部分具有面向导光板的光面向表面的第一光反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源沿着导光板的边缘设置并且显示面板设置在导光板的前面以与导光板间隔开光学距离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当前的显示器市场中重量最大的液晶显示器(LCD)是非发光型的,因此在其中使用背光单元。
这种背光单元简单地分为直接型背光单元和边缘型背光单元,其中,在直接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后方,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设置成沿着导光板的边缘。
在边缘型背光单元的情况下,仅使用从导光板的前表面(或者发光表面)发射的光,因此将导光板的尺寸设计成具有等于或者大于显示面板的尺寸。此外,应用于边缘型背光单元的导光板通过反射和散射从沿着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设置的多个LED所发射的光,从导光板的发光表面发射光。此外,设置在导光板的后表面上的反射片将入射到导光板的后表面上的光的方向改变为朝向发光表面。发射到导光板的发光表面的光通过设置在发光表面前方的光学薄膜收集,然后被提供给显示面板。
如上所述,导光板用于通过朝向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部分改变入射到导光板的内侧的光的方向而在屏幕上均匀地分布光。
另一方面,用于边缘型背光单元的导光板具有附接至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上的反光面胶(side tape),其位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的相对侧以提高光效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应用这种面胶,在装配过程中用于粘附该面胶所需的材料费用和人员费用可能会增加。
此外,由于显示装置工作时显示装置内侧产生的热量,为了将面胶粘附到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上而散布在面胶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可能会熔化。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通常位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的上侧,部分熔化的粘合剂可能沿着导光板向下流动,在导光板上形成斑点,并且因此,从与该带斑点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发射的光的亮度可能看起来不同于从导光板的其它不带斑点部分发射的光的亮度。结果,这样的亮度差在屏幕上直观地识别出来,因此屏幕的亮明度可能不均匀。
技术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克服了上述缺点以及上面未描述的其它缺点,并且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形成在保持器的与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上的反射结构,以执行与现有的面胶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并且因此可省略面胶。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阻止光通过设置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的一侧的保持器与导光板之间形成的间隙泄漏,因此能够提高光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设置在显示面板后方以与显示面板间隔开并且具有比显示面板的尺寸更小的尺寸;光源,邻近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设置,并且配置成向光入射部分辐射光;以及保持器,沿着导光板的位于导光板的光入射部分的相对侧的光面向部分设置,并且设置有支撑导光板的发光表面的第一部分,其中保持器的第一部分具有形成在保持器的第一部分的底部部分上以面向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的第一光反射表面。
保持器的第一部分还可包括从第一光反射表面延伸以面向导光板的发光表面的第二光反射表面。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导光板后方的反射片,其中反射片包括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与反射片整体地形成,并且配置成比导光板的光面向部分突出得更远以及与第二光反射表面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6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