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夹保持器和刀具适配器之间的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4457.7 | 申请日: | 2018-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托拜厄斯·福茨;萨察·齐格弗雷;卡尔海因茨·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WTO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1/20 | 分类号: | B23B31/20;B23B31/107;B23B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齐梦雅;王刚 |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刀具 适配器 之间 接口 | ||
本发明涉及在筒夹保持器(300)和刀具适配器(500‑504)之间的接口。筒夹保持器(300)包括内椎体(310)、平坦表面(311)和用于张紧螺母(401)的外螺纹(230),其中刀具适配器(500‑504)包括与内椎体(310)互补的外椎体(320),并且筒夹保持器(300)具有用于刀具适配器(500‑504)的紧固装置,其独立于外螺纹(230)和张紧螺母(401)。紧固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或对角布置的内螺纹(315)以及在每个内螺纹(315)中的张紧销(210),并且在刀具适配器(500‑504)中设置有与张紧销(210)相互作用的一个或多个凹部(317)。
背景技术
借助筒夹,旋转刀具可以非常精确和紧凑地张紧。但是,由于不是所有刀具可以在筒夹中张紧,因此需要提供筒夹保持器,其中可以容纳筒夹和用于驱动刀具或固定刀具的刀具适配器这两者。
从DE 102 19 600 C5已知具有筒夹保持器的刀具载架,其中刀具适配器可以用作筒夹的替代物。刀具适配器具有凸缘板。刀具适配器经由所述凸缘板通过布置在该凸缘板的前侧上的四个螺钉而被附接到筒夹保持器。
从申请人的DE 10 2009 060 678 B4中已知具有筒夹保持器的刀具载架和用在这种刀具载架中的刀具插件。刀具载架具有外螺纹,带有内螺纹的张紧螺母拧到该外螺纹上,以便将筒夹和刀具适配器都固定在刀具载架中。
从DE 20 2009 012 087 U1已知类似的方案。此处,筒夹和刀具适配器也都使用张紧螺母固定在筒夹保持器中。
从DE 10 2004 029 047 A1已知刀具张紧装置。在该接口中,在外锥体的前面在轴向上,在刀具适配器中形成环形肩部和周向凹槽。相关主轴的张紧销可拧入周向凹槽中,并且就这样可以将刀具适配器随主轴轴向张紧。该方案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或缩短刀具适配器的外锥体。这对在刀具适配器中张紧的刀具的同心度有负面影响。
从DE 10 2009 042 665 A1已知在刀具载架和刀具适配器之间的接口。筒夹不能插入此接口。在该接口中,首先以刀具适配器和刀具安装座之间的卡口连接的方式建立形状锁定连接。然后,通过针对性的弹性变形来固定该连接。该接口要求很小的制造公差,因此对磨损和污物敏感。其制造也很昂贵。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些方案已经在许多应用中证明了自己。然而,它们具有缺点,当机床的用于更换刀具适配器的工作空间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时,其尤为重要。
在从DE 102 19 600 C5已知的方案中,四个螺钉必须从端面穿过凸缘板被插入并且拧入筒夹保持器中。这意味着,如果要使用刀具适配器,则需要从筒夹保持器的正面进入。另外,必须拧入四颗螺钉,以便固定刀具适配器。
从DE 299 13 650 U1已知一种在刀具适配器和主轴插入件之间的接口。主轴插入件具有两个倾斜的张紧螺钉。刀具适配器具有两个纵向凹槽和带有倾斜凹槽边缘的圆周凹槽。张紧螺钉的相互作用导致刺刀状的快速释放。
从U 3 762 731中已知一种筒夹保持器,其中可以借助于筒夹的张紧螺母将刀具适配器压入该筒夹保持器中。在刀具适配器中设置有径向对准的凹部,该凹部接收夹紧螺栓。筒夹保持器具有与张紧销径向对准的内螺纹。通过转动张紧销,张紧螺栓被压靠在封闭在刀具适配器中的刀具的柄上,并且刀具被保持在刀具适配器中。US 4437801描述了一种非常相似的系统。主要区别在于,张紧销直接压到封闭在刀具适配器中的刀具的柄上。
在从现有技术已知的具有张紧螺母的方案中,必须固定筒夹保持器不旋转,并且必须使用用于松开或拧紧张紧螺母的扳手以更换筒夹或刀具适配器。在空间有限的情形下,由于通常是瑞士式自动车床的情况,对此不存在足够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筒夹保持器和相关联的刀具适配器,其允许刀具适配器以简单的方式甚至在有限的空间中以高重复性且牢固地插入并固定到筒夹保持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TO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WTO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4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