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闩锁和/或锁定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3817.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格林伯里;哈里·兰布罗;萨迦恩·瓦兰迪;G·威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勒金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16 | 分类号: | E05C1/16;E05B3/06;E05B15/00;E05B55/00;E05B13/00;E05B63/16;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卓霖;张春媛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组件 | ||
一种锁定组件(100),其包括:第一把手机构(20);第二把手机构(20’);螺栓(55),其用于闩锁和/或锁定接合在相应的或互补的凹部中;和螺栓回缩器机构(40),其用于将所述螺栓(55)从接合在所述凹部中的延伸位置移动到用于从所述凹部脱离的缩回位置。所述第一把手机构(20)包括:第一把手(21),其能够围绕所述把手轴线(22)手动地移动;和第一力提供部件,其与所述第一把手(21)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把手(21)的移动而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把手机构(20’)包括:第二把手(21’),其能够围绕所述把手轴线(22)手动地移动;和第二力提供部件,其与所述第二把手(21’)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把手(21’)的移动而移动。所述螺栓回缩器机构(40)包括:回缩器构件(43),其被构造为围绕所述回缩器轴线(42)枢转,用于使所述螺栓(55)在所述延伸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力接收部件(44),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把手机构(20)的所述第一力提供部件可操作地连接或接合,用于接收力以使所述回缩器构件(43)围绕所述回缩器轴线(42)枢转;和第二力接收部件(47),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把手机构(20’)的所述第二力提供部件可操作地连接或接合,用于接收力以使所述回缩器构件(43)围绕所述回缩器轴线(42)枢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闩锁组件或锁定组件,以及安装和/或操作此类闩锁组件或锁定组件的方法。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能够以不同模式操作的锁定组件。在锁定组件用于门上的情况下,操作模式通常包括闩锁模式或通过模式,其中门把手的转动可以在用于闩锁和/或锁定接合在提供在门口框架中的互补凹部中的延伸位置和用于从所述凹部脱离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锁定组件的螺栓。操作模式通常还包括私密模式,所述私密模式防止通过门外侧上的门把手使螺栓缩回。参考这种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将是方便的,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特定的情况。
背景技术
已知能够在多种模式下起作用的锁。实际上,本申请人已经销售了被构造为在通过模式或闩锁模式、私密模式和/或死锁模式下的任一种模式下操作的用于门的锁定组件。如上所述,在通过模式下,任一门把手的转动将螺栓从第一延伸位置撤回到缩回位置,以使门能够打开。在私密模式下,可以通过提供在门内侧上的按钮或插销来启动,防止门外侧上的门把手使螺栓缩回。转动内部门把手会禁用私密功能,从而准许门打开。在死锁模式下,可以使用钥匙将螺栓推动到进一步延伸的位置,以牢固地锁定门,并且使强行进入更加困难。
已经发现常规的锁定组件具有安装或组装的问题。例如,在内部门把手和外部门把手之间引入用于在把手之间传递扭矩的心轴已被证明是有问题的,因为心轴可能被混用或不正确地组合。此外,锁定组件的安装通常需要对门本身进行大量干预,其中在门中形成空腔,以容纳把手以及锁定主体两者与螺栓的相互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闩锁组件或锁定组件,以基本上克服或至少改善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一个广泛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被构造为用于使第一把手机构和第二把手机构可操作地相互连接。第一把手机构包括可以围绕把手轴线手动地移动的第一把手,并且第二把手机构包括可以围绕把手轴线手动地移动的第二把手。锁定组件包括:螺栓,其被构造为用于闩锁和/或锁定接合在相应的或互补的凹部中;和螺栓回缩器机构,其用于将所述螺栓从接合在所述凹部中的延伸位置移动到用于从所述凹部脱离的缩回位置。所述螺栓回缩器机构包括:回缩器构件,其被构造为围绕回缩器轴线枢转,用于使所述螺栓在所述延伸位置和所述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力接收部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把手机构可操作地连接或接合,用于接收力以使所述回缩器构件围绕所述回缩器轴线枢转;和第二力接收部件,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把手机构可操作地连接或接合,用于接收力以使所述回缩器构件围绕所述回缩器轴线枢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勒金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未经奥勒金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