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3674.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P·M·哈夫洛维茨;D·拉莫塔;M·A·切迪亚;M·R·罗林斯;G·J·格里斯;R·M·格里斯;J·P·拉方丹;J·H·博登;R·A·布里顿;S·E·克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科茨加拿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0;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器 | ||
一种捕虫器,该捕虫器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贮存器,其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壳体限定;突起部,其设置在贮存器内并且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突起部构造为能够刺穿设置在贮存器内的包装;致动器,其连接至突起部,从而当致动器移动时,突起部随致动器一起在贮存器内移动;第二壳体,其可移动地接合第一壳体;捕捉室,其部分地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捕捉室的入口;并且其中,第二壳体能够在入口打开的第一位置和入口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捕捉器可以包括包装,其封装引诱剂组合物。包装的引诱剂组合物释放速率为约5μg/天至约500μg/天。
背景技术
多年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最后十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受到普通臭虫,即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异翅亚目:臭虫科)的侵染。这归功于现代卫生措施和DDT及其它持久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已经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复苏,臭虫成为常见的城市害虫,并且有时引起衰弱性皮肤刺激和损伤。这种复苏重新引起了对检测、监测和控制臭虫侵染的兴趣。
发明内容
一种捕虫器,该捕虫器可以包括:第一壳体;贮存器,其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壳体限定;突起部,其设置在贮存器内并且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突起部构造为能够刺穿设置在贮存器内的包装;致动器,其连接至突起部,从而当致动器移动时,突起部随致动器一起在贮存器内移动;第二壳体,其可移动地接合第一壳体;捕捉室,其部分地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进入捕捉室的入口;并且其中,第二壳体能够在入口打开的第一位置和入口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一种用于捕虫器的套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表面,贮存器,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突起部,其设置在贮存器内并且从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向内延伸,以及致动器,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并且连接至突起部,从而当致动器移动时,突起部在贮存器内移动;第二壳体,其可移动地接合第一壳体;引诱剂,其配置为能够吸引虫子并放置在贮存器内;基板,其包括设置在基板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的粘合剂,基板构造为能够粘附至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捕捉室,当基板粘附至第一壳体的第一表面时,捕捉室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基板形成;以及入口,其提供进入捕捉室的通路;其中,第二壳体能够在入口打开的第一位置和入口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一种捕虫器,包括:壳体;贮存器,其至少部分地由壳体限定;突起部,其从壳体的内表面延伸;致动器,其设置在壳体上并且构造为能够使突起部在贮存器内移动;捕捉室,其至少部分地由壳体形成并且构造为能够捕获虫子;外包装,其设置在贮存器内并且不透气;内包装,其封装在外包装内,内包装是透气的;以及引诱剂组合物,其放置在内包装内;其中,内包装构造为能够以约15μg/天至约400μg/天的释放速率释放引诱剂组合物。
一种捕虫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可移动地接合至第一壳体;捕捉室,其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并且构造为能够捕获虫子;入口,其提供进入捕捉室的通路;组胺,其沿壳体放置或放置在壳体内;并且其中,第二壳体能够在入口打开的第一位置和入口关闭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的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及其获得方式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本公开本身将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捕虫器实施例的等距视图,其中,第二壳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2是图1中的捕捉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捕捉器的俯视平面图,其中,为了说明的目的,已经移除了第二壳体;
图4是图1的捕捉器的前视图;
图5是图1的捕捉器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捕捉器的左侧视图
图7是图1的捕捉器的右侧视图;
图8是图1的捕捉器的俯视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科茨加拿大有限公司,未经斯科茨加拿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