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眼内晶状体植入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3036.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E.A.哈福林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康莫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刘茜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状体 植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放置到眼睛的晶状体囊(13)的囊内空间(3)中的眼内晶状体植入物(12)以及与晶状体植入物(12)有关的组合物、套件和方法。晶状体植入物(12)被设计成在去除天然晶状体本体(2)之后放置到囊内空间(3)的后部(3b)中并且具有凸的后表面。晶状体植入物(12)由一个部件形成,并且由合适的透明非结构性细胞材料制成。这保持囊内空间(3)的前部(3a)没有植入物(12),该植入物(12)的尺寸被设置为包括天然晶状体本体的体积的至多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和兽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眼科手术领域,并且涉及用于置入晶状体囊的眼内晶状体植入物,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与晶状体植入物相关的组合物、套件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植入晶状体囊的眼内晶状体植入物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去除天然晶状体并用人工眼内晶状体替换是世界上最频繁进行的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这种手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设想用于治疗其它晶状体缺陷,例如与年龄相关的老花眼。通常,为了降低由于手术引起的感染的风险,要小心保持眼睛和晶状体囊的开口尽可能小,通过该开口去除天然晶状体本体并且引入人工晶状体植入物。
因此,各种商业上可获得的晶状体植入物凭借具有小尺寸和/或由柔性的人工材料(例如硅树脂和丙烯酸材料)制成而适于通过小切口引入囊袋。通常,这种小晶状体植入物包括光学区和一个或多个用于将植入物固定到囊袋的襻元件。本领域可用的一些可调节晶状体植入物将具有襻元件的晶状体植入物连接到囊袋,使得其响应于眼睛的小带器官的收缩和松弛,以便在近视和远视之间调节眼睛。然而,这种植入物的小尺寸和这些柔性材料的高折射率都已经导致白内障手术后的闪光幻视症的比率增加,其中视网膜上的光反射干扰视力,特别是在夜间。眼内植入物的另一常见并发症是形成继发性白内障。
在描述于EP1251801的另一种方法中,提供了一种全尺寸晶状体植入物,其尺寸近似对应于晶状体本体的生理尺寸。它包括两个部件,这两个部件均由人工制造的材料制成,用于替换植入时与囊袋的前内表面和后内表面并置的晶状体本体。该两件式植入物的后部由固体材料制成,优选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于将其放置到囊袋中。这种两件式植入物的前部由例如合成材料或由基于分离的天然制剂的材料人工制成,并且包括例如聚硅氧烷、水凝胶或胶原化合物,其优选以液态引入到囊中,直到囊袋基本上被充满,然后就地固化。所得到的两件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物由此产生类似于天然晶状体本体的囊内压力。所述材料(特别是前部分的材料)被选择为具有与天然晶状体物质类似的弹性性质。有利地,该全尺寸人工晶状体由此被设计成与眼睛的天然调节系统相互作用,即与天然晶状体一样与小带(zonula)和睫状肌相互作用。睫状肌的收缩导致小带松弛,从而特别地导致该两件式植入物的前部呈现更圆的形状。因此,如在天然晶状体中那样,植入物表面的增加的曲率提供了对近视的调节。此外,它克服了上述较小尺寸的植入物的一些缺点。
然而,这种两件式全尺寸晶状体植入物仍然具有在其它类型的能够调节的晶状体植入物中也存在的缺点:已经发现,在植入人工制造的植入物后大约10年内晶状体囊失去其弹性,同时伴随有对近视的调节能力的丧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眼内晶状体植入物,特别是与囊填充组合物组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物的缺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从眼睛的晶状体囊中去除天然晶状体本体之后放置到囊内空间的后部中的眼内晶状体植入物。该晶状体植入物由一个部件形成并且由合适的非细胞结构性透明材料制成。该晶状体植入物不进入囊内空间的前部,即,囊内空间的前部保持没有非细胞结构性材料或其组分。晶状体植入物没有任何由非细胞结构性材料或其成分形成的其它部分。所述晶状体植入物的尺寸被设置成包括天然晶状体本体的体积的至多40%。该晶状体植入物具有凸形后表面,该凸形后表面具有被成形为与囊的后内表面的曲率配合的曲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康莫公司,未经奥康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3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