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2258.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柿泽资训;门胁功治;棚桥一裕;坂口博一;木户场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3/06 | 分类号: | C08G63/06;C08L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共聚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聚酯共聚物,其以2种酯键形成性单体残基为主要结构单元,其中,将所述2种酯键形成性单体分别设为“单体A”、“单体B”时,所述聚酯共聚物满足下述(1)及(2),
(1)下式表示的R值为0.45以上且0.99以下,
R值=[AB]/(2[A][B])×100
[A]:聚酯共聚物中的、单体A残基的摩尔分率(摩尔%)
[B]:聚酯共聚物中的、单体B残基的摩尔分率(摩尔%)
[AB]:聚酯共聚物中的、单体A残基与单体B残基相邻的结构(A-B、及B-A)的摩尔分率(摩尔%);
(2)单体A残基和单体B残基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晶化率为10%以下,
所述聚酯共聚物具有由2个以上的下述大分子单体单元连结而成的结构,所述大分子单体单元具有所述单体A残基和所述单体B残基在骨架中形成组成梯度的梯度结构,
所述聚酯共聚物的杨氏模量为6.3MPa以下,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2万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将使所述单体A与所述单体B以等摩尔共聚时的初始聚合速度相对大的单体设为“单体A”、相对小的单体设为“单体B”、将使它们以等摩尔共聚时的初始聚合速度分别设为VA、VB时,满足1.1≤VA/VB≤4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为60,00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所述2种酯键形成性单体为选自由羟基羧酸、内酯及交酯组成的组中的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所述单体A残基为乳酸残基,所述单体B残基为己内酯残基或戊内酯残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聚乳酸α晶的微晶尺寸为24nm以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聚己内酯的微晶尺寸为30n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具有生物降解性或生物可吸收性。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共聚物,其中,所述R值为0.50以上且0.80以下。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大分子单体合成工序,其中,将作为2种酯键形成性单体的单体A及单体B配合并使其聚合,以使在聚合完成时单体A残基和单体B残基之和为全部残基的50摩尔%以上、并且单体A残基和单体B残基分别为全部残基的20摩尔%以上;
多聚化工序,其中,将所述大分子单体合成工序中得到的大分子单体彼此连结、或在所述大分子单体合成工序中得到的大分子单体溶液中补充添加所述单体A及所述单体B,由此进行多聚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大分子单体合成工序中得到的大分子单体的、下式表示的R值为0.45以上且0.99以下,
R值=[AB]/(2[A][B])×100
[A]:大分子单体中的、单体A残基的摩尔分率(摩尔%)
[B]:大分子单体中的、单体B残基的摩尔分率(摩尔%)
[AB]:大分子单体中的、单体A残基与单体B残基相邻的结构(A-B、及B-A)的摩尔分率(摩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R值为0.50以上且0.80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聚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大分子单体合成工序中得到的大分子单体中的单体A残基和单体B残基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晶化率小于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22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