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锁定机构的电池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2070.8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7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R·迈克斯纳;M·霍卢巴尔施;T·柯尼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邵静玥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锁定 机构 电池 单元 | ||
电池单元(100),该电池单元被设计用于接纳在电动手持式工具(200)的接纳部(90)中,其中,该电池单元(100)包括锁定机构(10),该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VZ)中防止该电池单元(100)从该接纳部(90)被拉出,其中,该锁定机构(10)具有带有按压面(13)的解锁按钮(11),通过按压该解锁按钮并使其偏转,能够使该锁定机构(10)进入释放状态(FZ),在该释放状态中,能够将该电池单元(100)在拉出方向(AR)上从该接纳部(90)拉出,其中,该按压面(13)在该释放状态(FZ)中并且相对于该拉出方向(AR)限定第一倾斜平面(E1),使得作用到该按压面(13)上的操纵力(FB)的矢量分量(FA)在该拉出方向(AR)上定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被设计用于接纳在电动手持式工具的接纳部(Aufnahmebucht)中。该电池单元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防止该电池单元从该接纳部被拉出。该锁定机构具有带有按压面的解锁按钮,通过按压该解锁按钮并使其偏转,能够使该锁定机构进入释放状态。在该释放状态下,能够将该电池单元在拉出方向上从该接纳部拉出。
背景技术
开篇所述类型的电池单元原则上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能容易地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地从电动手持式工具的接纳部中被移除。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该按压面在该释放状态中并且相对于该拉出方向限定第一倾斜平面,使得作用到该按压面上的操纵力的矢量分量在该拉出方向上定向。
本发明包括以下认识:现有技术的电池单元必须被机械解锁才能将电池单元从手持式工具的接纳部移除。这种机械解锁典型地通过按压至少一个解锁按钮或解锁钩部而进行。一旦电池单元被解锁,即锁定机构处于释放状态,就可通过在拉出方向上拉动或按压来将电池单元从接纳部移除。在这方面已经认识到,为此所需的力消耗根据电池单元或电池轨道(电池单元可通过该电池轨道而被固持在接纳部中)的磨损、变脏等而变化。
在现有技术的电池单元的情况下,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看,移除电池单元变得困难,因为用于操纵解锁机构的操纵力必须横向地或甚至逆着拉出方向定向地施加。换言之,在现有技术的电池单元的情况下,如下情况认为是有问题的:当例如用拇指在一个方向上按压到锁定机构上时,但电池本身却必须在相反的方向上从接纳部被拉出。从人体工程学的观点来看,同时在所述一个方向上按压到锁定按钮上并在另一方向(拉出方向)上拉出电池单元,这是有问题的。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单元避免或至少减小了这些缺点。通过将作用到按压面上的操纵力的矢量分量在拉出方向上定向,使得明显简化电池单元的移除。
在一个优选的构型中设置,该按压面在锁定状态中并且相对于拉出方向限定第二倾斜平面,使得作用到该按压面上的操纵力的矢量分量逆着该拉出方向定向。
已经发现有利的是,该锁定机构以能围绕与该拉出方向垂直地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该电池单元上。锁定机构可借助于旋转接头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电池单元上。替代地,锁定机构可借助于柔性机构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电池单元上。
优选地,在电池单元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口,锁定机构可在其操纵过程中朝向释放状态的方向枢转到该凹口中。通过使锁定机构或者说解锁按钮连同其按压面相对深地枢转,作用到按压面上的操纵力的、在拉出方向上定向的矢量分量可有利地增大。
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在释放状态中,在第一倾斜平面与拉出方向之间围成的且围绕旋转轴线限定的副角在5度与10度之间。该副角可在5度与20度之间。
在另一个优选的构型中,锁定机构包括闩锁钩部,在锁定状态中,该闩锁钩部与接纳部上形成的相应的闩锁凹口相嵌接。优选地,设置有恰好一个闩锁钩部。
已经发现有利的是,拉出方向与该工具的工具主轴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利得股份公司,未经喜利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2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