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的植入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51588.X 申请日: 2018-07-02
公开(公告)号: CN110997022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发明(设计)人: 马尔科·莫拉;克拉拉·卡西内利;乔治·伊维利亚;埃莉萨·托雷 申请(专利权)人: 诺贝尔生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7/28 分类号: A61L27/28;A61L27/34;A61L27/36;A61L27/54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张晓影
地址: 意大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入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用生物活性化合物,特别是用葡萄酒酿造残渣的植物提取物涂覆的植入装置。植入装置尤其是骨植入物,并且更优选地为牙科植入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入装置的表面官能化的方法,该方法按该顺序包括以下步骤:a)任选地,用空气、氧气、氩气、氮气等离子体和通常能够去除烃污染的表面层的等离子体处理植入装置的表面;b)用胺底物处理植入物的表面;c)处理步骤b)产生的所述植入物的表面,或者:‑用果渣提取物,并且干燥所述官能化表面,或‑通过共吸附果渣提取物和透明质酸,并干燥所述官能化表面,或‑通过吸附透明质酸并后吸附果渣提取物,并干燥所述官能化表面。本发明还涉及通过该方法实现的植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生物活性化合物,特别是用葡萄酒酿造残渣的植物提取物涂覆的植入装置。植入装置尤其是骨植入物,并且更优选地为牙科植入物。

背景技术

将植入装置插入人体必然涉及伤口和随后的组织修复过程。本质上,组织修复是通过伤口发炎和愈合的自然机制进行的。在植入装置的存在下,由于长期存在被认为是异物的原因,自然发炎过程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不利于装置自身功能和健康的结果。炎症和愈合过程由炎症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这些细胞到达伤口部位并释放称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子,这些分子召回其他炎症细胞并刺激其活性。在正常的组织修复中,炎症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会以精确的时间顺序和浓度出现,从而指导愈合过程。这些分子中的一些具有促炎作用,其他具有抗炎作用。通过适当地平衡所需的促炎刺激,例如用于去除受损的组织、微粒物质、细菌和保持过程受控并避免过度损害所需的抗炎刺激,生物体的防御机制通常设法诱导组织修复。

在病理情况下,或在存在植入装置的情况下,受累细胞正常产生促炎和抗炎刺激可能会失衡:例如,不能被负责消除它们的炎症细胞吞噬的微米大小的固体材料的颗粒(例如,植入材料的碎片)会刺激炎症细胞本身(巨噬细胞)。在无法吞噬的异物(颗粒)的影响下,巨噬细胞会释放出另外的促炎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召回该部位的其他炎症细胞,从而消除异物刺激。如果刺激仍然存在(非吞噬性异物),则该过程会继续重复进行,从而引起慢性炎症的情况,这可能是造成问题的主要根源,例如矫形装置。

在其他情况下,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不平衡产生会诱导细胞的转化和改变,其不允许完全治愈和导致异常组织的形成。典型的情况是继冠状动脉支架或外周支架的引入之后再狭窄组织的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强调的是,即使在通用语言中,词语“炎症”通常具有负面含义,但以肿胀、疼痛,发红和发热为特征的继发于伤口的“急性”炎症实际上是伤口自身愈合所需的自然过程。炎症活动负责从受损组织中清除任何细菌,并启动修复机制。炎症不能也不应被抑制,否则就不会愈合,但必须加以控制才能获得所需的植入物骨整合。

通常用于骨植入物的材料是钛,其特征在于有利于自然组织保护的有利生物惰性。然而,期望并且已经部分实现的是用生物活性材料涂覆植入物表面,该生物活性材料可以有效地作用于骨整合过程。用于此目的的典型材料是透明质酸。

还已知使用抗炎分子,特别是属于类黄酮类的分子来涂覆骨植入物,以便引起更好的骨整合。Cordoba等人,(Flavonoid-ModifiedSurfaces:Multifunctional BioactiveBiomaterials with Osteopromotive,Anti-Inflammatory,and Anti-FibroticPotential,Adv.Healthcare Mater.2015,4,540-549)描述了通过共价键将二氢槲皮素(taxifolin)或槲皮苷(quercitrin)固定在钛表面上,并建议将其应用于骨植入物或冠状动脉支架,并且WO 2014/169959描述了骨植入物,通过与氨基硅烷结合其上固定选自槲皮苷、二氢槲皮素、高良姜黄素、香叶木素(diosmethine)和白杨素的类黄酮分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贝尔生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诺贝尔生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