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50472.4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鲁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07;H01M50/588;H01M50/593;H01M50/298;H01M50/213;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10/6555;H01M10/6556;H01M10/6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张晓;韩芳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 ||
在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在同一侧;第一导电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与正电极和负电极相邻的一个端部侧,第一导电板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台阶部,第一通孔用于暴露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每个电池单元的正电极和负电极,第一台阶部形成为与第一通孔相邻并嵌入到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内;绝缘板,设置在第一导电板上并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第二导电板,设置在绝缘板上,第二导电板具有第三通孔和第二台阶部,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叠置,第二台阶部形成为与第三通孔相邻并嵌入到绝缘板内;第一连接接线片,用于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一台阶部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接线片,用于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台阶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与不可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并且近来已经开发了使用高能量密度非水电解质的高功率二次电池。
通常,二次电池(下文中称为“电池单元”)被用作移动装置、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或其他电动装置的能源,并且可以根据电池单元被应用到其的装置的类型来修改这样的电池单元。
例如,诸如蜂窝电话或膝上型计算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利用仅一个或几个电池单元的功率和容量来操作某一时段。然而,均包括几十个至几百个电连接的电池单元以增大功率和容量的电池模块可以用于需要高功率并且具有长操作时间的装置,诸如电动自行车、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
均包括几十个到几百个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在被重复地充放电的同时操作相对长的时段,因此需要稳定地保持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
以上描述的背景技术是发明人在获得本公开的实施例时或在获得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同时具有或获知的技术信息,并且在提交本申请之前可能尚未公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机械稳定且电稳定的电池模块。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包括在一侧上的负电极和正电极;第一导电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端部处并与负电极和正电极相邻,第一导电板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一台阶部,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负电极和正电极通过第一通孔分别被暴露,第一台阶部与第一通孔相邻并朝向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凹陷;绝缘板,布置在第一导电板上并包括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至少部分地与第一通孔叠置;第二导电板,布置在绝缘板上,第二导电板包括第三通孔和第二台阶部,第三通孔至少部分地与第二通孔叠置,第二台阶部与第三通孔相邻并朝向绝缘板凹陷;第一连接接线片,将正电极或负电极电连接到第一台阶部;以及第二连接接线片,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二台阶部。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被构造为通过防止将电池单元连接到导电板的连接接线片的变形或断裂而机械稳定和电稳定的电池模块。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中,用于冷却电池单元的结构被布置在电池单元的下侧上,因此可以提高电池模块的空间效率。
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2a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的透视图。
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IIa-IIa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部分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第一导电板、绝缘板和第二导电板的横向侧的放大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0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