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9877.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7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H1/32;F25B5/02;F25B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并排出制冷剂;
加热用散热器(12),该加热用散热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具有的热量向热交换对象流体散热;
热介质用散热器(13),该热介质用散热器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具有的热量向高温侧热介质散热;
减压部(14),该减压部使所述加热用散热器和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的下游侧的制冷剂减压;
蒸发器(15、73),该蒸发器使被所述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吸收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具有的热量而蒸发;
散热量调整部(44、18),该散热量调整部调整高压制冷剂在所述加热用散热器中向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散热的散热量;
加热装置(24),该加热装置对从所述加热用散热器流出的所述高压制冷剂进行加热;
高温侧热介质流路(20),该高温侧热介质流路供所述高温侧热介质循环;
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52),该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气体温度(Tam);以及
控制装置(50),该控制装置与所述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高温侧热介质流路,并对所述高温侧热介质进行加热,
在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模式下,所述散热量调整部使所述加热用散热器中的散热量与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中的散热量相比增加,在对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式下,与在所述加热模式下相比,所述散热量调整部使所述加热用散热器的散热量减少,
所述高温侧热介质流路具有:
高温侧散热器(22),该高温侧散热器使所述高温侧热介质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从所述高温侧热介质散热;
高温侧旁路流路(25),该高温侧旁路流路使从所述加热装置流出的所述高温侧热介质绕过所述高温侧散热器地流动;以及
高温侧调整阀(23),该高温侧调整阀被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切换所述高温侧热介质流路内的所述高温侧热介质的流动,
当外部气体温度为预先设定的基准外部气体温度以下的极低温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高温侧调整阀,以使所述高温侧热介质经由所述高温侧旁路流路绕过所述高温侧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使从所述加热用散热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具有的热量向所述高温侧热介质散热,
在所述加热模式下,所述散热量调整部使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的入口侧的所述制冷剂的干度小于在所述冷却模式下的干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的下游侧以及所述压缩机的上游侧的至少一方具有储存所述制冷剂的储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量调整部调整通过所述加热用散热器的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的流量,
在所述冷却模式下,与在所述加热模式下相比,所述散热量调整部使通过所述加热用散热器的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的流量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量调整部调整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高压制冷剂中流入所述加热用散热器的所述高压制冷剂的流量和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高压制冷剂中流入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的所述高压制冷剂的流量,
在所述冷却模式下,与在所述加热模式下相比,所述散热量调整部使流入所述加热用散热器的所述高温制冷剂的流量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支部(71a),该分支部使从所述热介质用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分支;以及
制热用蒸发器(84),该制热用蒸发器使被所述分支部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与低温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蒸发器使被所述分支部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剂与所述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98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