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突变体以及使用该突变体生产L-组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9259.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朴明根;权娜罗;李珍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77;C12P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迎春;黄革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tp 磷酸 核糖 转移酶 突变体 以及 使用 生产 组氨酸 方法 | ||
1.一种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其中,在由SEQ ID NO:13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isG)中,用精氨酸取代位置215处天冬酰胺氨基酸残基、用组氨酸取代位置233处甘氨酸氨基酸残基,和用谷氨酰胺取代位置235处苏氨酸氨基酸残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其中所述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由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3.一种多核苷酸,其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
4.一种载体,其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的多核苷酸。
5.一种生产组氨酸的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属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ATP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变体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核苷酸或所述微生物被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转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棒状杆菌属的微生物是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7.一种生产组氨酸的方法,其包括:
在培养基中培养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组氨酸的棒状杆菌属微生物,和
从培养的微生物或培养基中回收组氨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棒状杆菌属微生物是谷氨酸棒状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未经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92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