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46443.0 | 申请日: | 201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1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矢仓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富高 |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B62D25/24;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盖装置,其具有:外壳,其在开口内部配置给油口或电气充电口;以及盖,其能够转动地连结于外壳侧且开闭外壳的开口,其中,在上述外壳侧与上述盖侧的连结部具有轴及孔的嵌合部,在上述盖的全开位置,在对上述盖施加进一步打开方向的预定值以上的外力时,上述嵌合部的嵌合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盖装置。
背景技术
图11及图12示出了在由本申请人公开的现有技术文献(下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车辆的盖装置。该盖装置7具有配置给油口部12的外壳1、开闭外壳1的开口的盖2、以及将盖2相对于外壳1可开闭地连结的连接部件4。作为具有外壳1、盖2以及将盖连结于外壳的连接部件4的盖装置,主要部分在于以下几点:将连接部件4轴支撑于配置于外壳侧凹部14的基座部件3,从而易于消除或减少突出到外壳内的部件、突出部位;使基座部件3相对于凹部14经由卡合部14a及被卡合部37的卡合而装配,实现良好的组装性;以及连接部件4由第一连接部件4A和第二连接部件4B构成,将盖的转动轨迹限制得紧凑,或者在两连接部件之间作用施力单元6的作用力,从而也能够防止各连接部件的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7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包括上述盖装置的现有构造中,例如,盖在图12的实线所示的全开位置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支撑盖的连接部件可能破损。另外,如果这样使盖向打开方向过度地转动,则盖的对应端部也可能与主体(外面板)的对应部接触而产生凹陷、划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的课题,即使盖在全开位置进一步受到向打开方向的过大的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构成部件不能再利用这样的损伤,并且尽可能不在主体形成凹陷或划痕。其它目的在以下的内容说明中阐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为一种车辆的盖装置,其具有:外壳,其在开口内部配置给油口或电气充电口;以及盖,其可转动地连结于上述外壳侧且开闭上述外壳的开口,该车辆的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侧与上述盖侧的连结部具有轴及孔的嵌合部,在上述盖的全开位置,在对上述盖施加进一步打开方向的预定值以上的外力时,上述嵌合部的嵌合脱离。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中,在外壳与盖的连结部具有轴及孔的枢轴支撑用嵌合部,在盖的全开位置,在对盖施加进一步打开方向的预定值以上的外力时,嵌合部的嵌合脱离,因此,向打开方向的过度的负荷被缓和吸收,能够避免如以往的结构部件(特别是连接部件)不能再次利用的最差的事态,能够防止在主体产生凹陷、划痕,由此,能够提高可靠性。
以上的本发明也可以如以下述的第二~第六方案特定地那样具体化。
(第二方案)构成为,上述盖经由第一连接部件及第二连接部件连结支撑于上述外壳,在施加上述预定值以上的外力时,上述第二连接部件与上述盖的嵌合部的嵌合脱离,上述第一连接部件与上述盖的嵌合部的嵌合维持。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连接部件由两个连接部件构成,因此容易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将盖的转动轨迹限制得紧凑。同时,在施加预定值以上的外力时,第二连接部件与盖的嵌合部的嵌合脱离,第一连接部件与盖的嵌合部的嵌合维持,因此盖能够通过第二连接部件的嵌合解除缓和吸收负荷,而且也能够通过第一环部件防止脱落这样的最差的事态。
(第三方案)构成为,具有支撑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施力部件。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中,通过支撑于第一连接部件的施力部件,能够利用作用力辅助盖的转动,或对各连接部件作用作用力,从而防止各连接部件的晃动。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中,通过将施力部件支撑于第一连接部件,即使在第二连接部件与盖的嵌合部的嵌合脱离时,也能够避免施力部件脱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富高,未经株式会社利富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6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