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6179.0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0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朴丽霖;金帝映;郑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活性 材料 包含 二次 电池 | ||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人造石墨二次粒子,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是通过将具有10nm至9μm平均粒径D50的人造石墨一次粒子造粒化而形成的,
其中通过用所述二次粒子的最小粒径D最小除以所述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50而获得的值V1是0.50至0.8,并且
通过用所述二次粒子的最小粒径D最小除以所述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50而获得的值V2是0.23至0.4,其中
所述平均粒径D50被定义为粒径分布中50%处的粒径,并且
所述平均粒径D50是通过激光衍射法或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而测量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50是10μm至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通过用所述二次粒子的最小粒径D最小除以所述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50而获得的值V1是0.53至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通过用所述二次粒子的最小粒径D最小除以所述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50而获得的值V2是0.23至0.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10是平均粒径D50的40%至70%,并且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的平均粒径D90是平均粒径D50的156%至200%,其中
所述平均粒径D10被定义为粒径分布中10%处的粒径,所述平均粒径D90被定义为粒径分布中90%处的粒径,并且
所述平均粒径D10和所述平均粒径D90是通过激光衍射法或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而测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的通过拉曼光谱法获得的ID/IG的平均值为0.18至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通过XRD测量时具有84nm至90nm的c轴方向晶体尺寸Lc和250nm至280nm的a轴方向晶体尺寸L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通过XRD测量时具有0.330nm至0.3356nm的(002)面之间的面间距d002以及97.1%至99%的石墨化度DO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具有1.8m2/g至3m2/g的比表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人造石墨二次粒子还包含所述人造石墨一次粒子以外的碳类一次粒子从而一起被造粒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61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型体
- 下一篇:乘员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