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齿带及带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5726.3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池上弘晃;吉田正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G1/28 | 分类号: | F16G1/28;B62D5/04;F16H7/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齿带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齿带,其具有埋设有芯线的背部、和沿着带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于上述背部的一个表面且各自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倾斜的多个齿部,所述斜齿带的特征在于,上述齿部的表面及上述背部的上述一个表面的一部分由齿布构成,上述多个齿部的齿距为2mm以上且小于4mm,在上述多个齿部的齿距为2mm以上且小于3mm的情况下,上述背部的厚度为0.4mm以上且1.2mm以下,在上述多个齿部的齿距为3mm以上且小于4mm的情况下,上述背部的厚度为0.6mm以上且1.8mm以下,上述芯线是包含高强度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且直径为0.2mm以上且0.6mm以下的绞合软线,按照上述芯线与芯线之间的各芯线节距为0.45mm以上且0.6mm以下的范围的方式排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齿带,尤其涉及应用于以高负荷或高速旋转驱动的带传动装置的斜齿带及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减速装置那样以高负荷或高速旋转驱动的带传动装置中,若使用具有与带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齿部的直齿带,则在带的齿部与带轮的齿部啮合的开始时及结束时,会产生大的噪声、振动。作为该问题的对策,使用齿部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倾斜配置的斜齿带。斜齿带从各个齿部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带的齿部与带轮的齿部的啮合。因此,与使用直齿带的带传动装置相比,能够减少噪声及振动。
但是,即使使用斜齿带,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充分地减少噪声及振动。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提出了在使用斜齿带的以高负荷或高速旋转驱动的带传动装置中进一步减少噪声及振动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将齿距设为Pt、将带宽设为W时,将齿向角度θ设定为满足-0.2≤1-W·tanθ/Pt≤0.75的值。除此以外,将斜齿带的齿部与带轮的齿部之间的齿隙(间隙)设定为齿距Pt的1.6%~3%。
在专利文献2中,将齿向角度θ设定为7度以上且10度以下。除此以外,将背部的厚度设为tb、将齿部的齿高设为hb时,将厚度tb相对于齿高hb的比率(100×tb/hb)设定为120%以上且240%以下。
近年来,汽车的安静化正在推进,因此,要求例如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减速装置等带传动装置进一步减少噪声。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有可能无法将噪声及振动减少至能够满意的级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8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2437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这点,为了减少噪声及振动,考虑了提高斜齿带的刚性(弹性模量)。作为提高刚性的方法,可以列举增大斜齿带的厚度(特别是背部的厚度)的方法。但是,利用该方法,尽管能够抑制振动、噪声,但斜齿带的弯曲性变差,因此,带轮上的弯曲疲劳增大,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引入龟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齿带,其在不增大斜齿带的厚度的情况下提高刚性,在用于以高负荷或高速旋转驱动的带传动装置中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少噪声及振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斜齿带,其具有埋设有芯线的背部、和沿着带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于上述背部的一个表面且各自相对于带宽度方向倾斜的多个齿部,
所述斜齿带的特征在于,
上述齿部的表面及上述背部的上述一个表面的一部分由齿布构成,
上述多个齿部的齿距为2mm以上且小于4mm,
在上述多个齿部的齿距为2mm以上且小于3mm的情况下,上述背部的厚度为0.4mm以上且1.2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未经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