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人工晶状体的彩色变迹的改善的焦深和视敏度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5623.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M·哈勒;C·A·桑德施泰特;R·H·格拉布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RX视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A61F2/14;G02C7/04;G02C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人工 晶状体 彩色 改善 焦深 视敏度 | ||
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包括透镜中心,其具有透射入射光的中心透射率;围绕透镜中心的透镜环,被配置为根据与半径和波长相关的环透射率选择性地衰减入射光,其中在短波长光谱范围内,环透射率小于中心透射率;以及从透镜环延伸的支撑襻。一种制造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包括使用基础聚合物创建人工晶状体模具,该人工晶状体具有透镜中心,其具有透射入射光的中心透射率;围绕透镜中心的透镜环,被配置为根据与半径和波长相关的环透射率选择性地衰减入射光,其中在短波长光谱范围内,该环透射率小于中心透射率;形成从透镜环延伸的支撑襻;以及将刺激施加到人工晶状体模具以形成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为老视(presbyopia)患者提供视敏度的改善。
背景技术
图1A-D示出了老视的问题。图1A-B示出了非老视的眼睛1可以通过改变晶状体5的形状来将远距离物体和近距离物体成像到视网膜3。图1C-D示出了老视眼1丧失了将近距离物体成像到视网膜3的能力,因为晶状体5的柔韧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当注视近距离物体时,晶状体5不能适应并充分地改变其形状,并且该物体在视网膜后面成像。
通常通过规定双焦点的、多焦点的和渐进的透镜来减轻老视,这些透镜将一些光聚焦在一个主焦点处,然后将剩余的光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其它焦点。这些透镜的设计可用于眼镜、隐形眼镜和在白内障手术期间插入到眼睛1中的人工晶状体(IOL)中。
其它一些方法通过减小眼睛的孔径(aperture)来扩展眼睛的焦深,从而改善老视眼的视敏度。这种减小孔径的设计可以带来显著的改进。已经有产品利用了此设计,诸如AcuFocus的减小孔径角膜嵌体。这些本质上是小的、不透明的圆盘,其中间有孔(aperture),可作为人造瞳孔。
然而,这种“硬”孔径装置具有缺点,诸如发光(luminescence)减少,以及对居中质量的敏感性,因为偏离中心的孔会破坏和降低视敏度。
其它系统对老视的处理不同。对光的波特性的分析表明,由老视眼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的蓝色光谱成分最模糊,而其图像的红色光谱成分最不模糊。因此,一些IOL的制造商在其IOL中添加了蓝色滤光片。这种滤光片可以减少图像中最模糊的蓝色成分。
然而,这种滤蓝光的IOL具有其自身的问题,包括患者的颜色感知的改变。因此,对于改善老视眼的视敏度的新方法,仍然存在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发明内容
上述的医疗需求通过一种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来解决,该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包括透镜中心,该透镜中心具有透射入射光的中心透射率Tc;围绕透镜中心的透镜环,其被配置为根据与半径和波长相关的环透射率Ta(Γ,λ)选择性地衰减入射光,其中在短波长光谱范围内,环透射率小于中心透射率Ta(r,λ)<Tc;以及从透镜环延伸的支撑襻(haptics)。
此外,一种制造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包括使用基础聚合物创建人工晶状体模具,该人工晶状体具有透镜中心,其具有透射入射光的中心透射率;围绕透镜中心的透镜环,其被配置为根据与半径和波长相关的环透射率选择性地衰减入射光,其中在短波长光谱范围内,环透射率小于中心透射率;形成从透镜环延伸的支撑襻;以及将刺激施加到人工晶状体模具以形成彩色变迹的人工晶状体。
附图说明
图1A-D示出了老视问题的基本原理。
图2示了聚焦光束的聚焦深度的概念。
图3示出了彩色变迹的IOL 100的实施例。
图4A-C示出了CA-IOL 100的透射率的径向相关性。
图5A-C示出了透射率和波长相关的孔径D(λ)的波长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X视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RX视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