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共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5228.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常守秀幸;今里健太;山中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16 | 分类号: | C08G64/16;C08G64/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书慧;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共聚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重低且具有高表面硬度的聚碳酸酯共聚物。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含有下述式(1‑1)或(1‑2)所示的单元(A)和下述式(3)所示的单元(B)。(式(1‑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可以含有芳香族基团的烃基或卤素原子。Y表示由下述式(2)构成的二价的有机残基。)(式(2)中,Cm表示亚环烷基,m表示3~20的整数。另外,R3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n表示1~10的整数。)(式(1‑2)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可以含有芳香族基团的烃基或卤素原子。W表示单键、碳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式(3)中,R4、R5、R6、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20的环烷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显示器、汽车导航系统、汽车音响、控制台面板、仪表板或门装饰用部件等汽车内饰部件、前照灯透镜、后门、保险杠、挡泥板、门把手、标志、玻璃窗和摩托车的外板等外饰部件的制造中适宜使用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硬度、耐热性、耐侯性、耐溶剂性优异且低比重的新型聚碳酸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汽车领域中,出于二氧化碳气体排出量的减少和燃料效率提高的目的,不断需要使汽车部件轻型化。特别是代替玻璃的树脂玻璃窗可使用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耐冲击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由于与玻璃相比比重低、通过选择注塑成型等加工方法而形状的自由度高、能够使多个部件一体化,可期待车体的轻型化、车体外观设计和生产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进行成型加工的成型品具有以下缺点:由于表面柔软,因此容易划伤,如果长期间在室外使用则容易因太阳光线发生黄变,对汽油等有机溶剂的耐试剂性差。
因此,伴随着汽车进一步的轻型化,需要一种在维持现有的聚碳酸酯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的同时表面硬度、耐侯性、耐试剂性优异的低比重的聚碳酸酯树脂。
应予说明,报道了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以下称为TMCB)与脂肪族二醇或双酚类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专利文献1~5)。具有由TMCB衍生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虽然耐热性、表面硬度优异,但在将双酚类共聚的情况下耐侯性、耐溶剂性存在难点。另外,在与脂肪族二醇共聚的情况下虽然耐侯性优异,但存在耐热性、表面硬度差的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38-267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92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222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240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5-13735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公昭39-1546号公报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04/111106号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1/02172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硬度、耐热性、耐侯性、耐溶剂性优异且低比重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适合于汽车内外饰部件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