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异氰酸酯的连续稀释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4869.2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S.格罗特;吴瑞文;A.米多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34 | 分类号: | C07D251/34;C08G18/79;C08G18/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章敏;林毅斌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连续 稀释 | ||
1.制备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将至少一种对于异氰酸酯基团呈惰性的溶剂添加到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添加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中进行且这些阶段的至少一个作为连续稀释进行,以及所述多异氰酸酯基于甲苯二异氰酸酯并且通过如下方式制成
(i)使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以形成多异氰酸酯,和
(ii)脱除未转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直至单体甲苯二异氰酸酯残余含量为基于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的总重量计≤0 5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添加至少两阶段地进行,其中第一阶段作为连续稀释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阶段中建立≥30重量%至≤90重量%的固含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阶段中建立≥60重量%至≤70重量%的固含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阶段中建立≥10重量%至≤80重量%的固含量,其中在第一阶段中建立的固含量在第二阶段中降低至少15重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阶段中建立≥25重量%至≤35重量%的固含量,和/或在第一阶段中建立的固含量在第二阶段中降低至少25重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脱除未转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直至单体甲苯二异氰酸酯残余含量为基于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的总重量计≤03重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脱除未转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直至单体甲苯二异氰酸酯残余含量为基于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的总重量计≤0.1重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中的未转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脱除借助至少一种热分离法进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热分离法在≥140℃至≤235℃的加热介质温度下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热分离法在≥160℃至≤215℃的加热介质温度下进行。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是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含异氰酸酯基团的聚异氰脲酸酯,其中在至少一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步骤(i)中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以形成异氰脲酸酯基团,并在≥30重量%至≤46重量%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下通过添加至少一种催化剂毒物终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步骤(i)中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反应以形成异氰脲酸酯基团,并在≥38重量%至≤42重量%的异氰酸酯基团含量下通过添加至少一种催化剂毒物终止。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和(ii)在≥0重量%至<1重量%的在蒸馏条件下呈惰性、液态并具有比甲苯二异氰酸酯高至少50℃的沸点的蒸馏助剂和/或基于步骤(i)和(ii)中所用的化合物的总重量计≥0重量%至<1重量%的包含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存在下进行。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至少一种对于异氰酸酯基团呈惰性的溶剂添加到所述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中之后,在进一步步骤中添加与前述权利要求的多异氰酸酯不同的至少一种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任选添加一种或多种辅助剂和添加剂物质。
16.连续稀释在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的多异氰酸酯的溶解中用于防止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中的浑浊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48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