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3185.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1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高志;井山胜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18 | 分类号: | A61B1/018;A61B1/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操作部中设置有竖立操作机构的内窥镜,该内窥镜能够防止操作部的把持部大型化。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操作部(22),其具有操作部主体(32)、与操作部主体(32)连接设置的把持部(34)、以及从把持部(34)朝向顶端侧延伸的延设部(36);插入部(24),其设置于延设部(36)的顶端侧;竖立台(30),其设置于插入部(24)的顶端部(26);可动部件(96),其设置于延设部(36),且与竖立操作杆(20)的操作联动地动作;线(60),其顶端侧与竖立台(30)连接,基端侧与可动部件(96)连接,被可动部件(96)推拉;以及安装部件(98),其设置于线(60)的基端,通过单触装拆自如地与可动部件(96)卡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特别是涉及在插入部的顶端部具备改变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的处置器具竖立台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内窥镜中,从设置于手边操作部(以下,称为“操作部”。)的处置器具导入口导入各种处置器具,将该处置器具从开设在插入部的顶端部件上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到外部以用于处置。例如,在十二指肠镜中使用钳子或造影管等处置器具,在超声波内窥镜中使用穿刺针等处置器具。这种处置器具为了处置受检体内的期望位置,需要改变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因此,在顶端部件上设置有处置器具竖立台(以下,称为“竖立台”。),另外,在内窥镜上设置有使竖立台的姿势在竖立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改变的处置器具竖立机构。
作为处置器具竖立机构,已知有将线(也称为钳子提升线。)的顶端部直接安装在竖立台上的线牵引式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机构将线的基端侧连接到操作部所具备的竖立操作杆(也称为钳子提升杆。)上,通过由竖立操作杆推拉操作线而使竖立台围绕转动轴旋转,使其在竖立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改变姿势。
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的操作部设置有用于用手保持操作部的把手部和弯角钮。在该操作部,线开口部设置于把手部的下方,并且驱动轴开口部设置于把手部,线的基端从线开口部导出,由钳子提升杆移动的驱动轴的顶端从驱动轴开口部导出。驱动轴的顶端和线的基端可拆卸地连接到连接器具,覆盖连接器具的保护罩装拆自如地设置于操作部。
但是,当将内窥镜用于各种检查或处置时,由于体腔液附着在包括竖立台的插入部的顶端部件及插通线的引导管上,所以在使用后要使用清洗液及消毒液对内窥镜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引导管的直径小且在内部插通有线,所以清洗很费工夫。
于是,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将覆盖插入部的顶端部件的罩、竖立台及线设置成装拆自如,将罩、竖立台及线拆下来对插入部的顶端部件及线的引导管进行清洗。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15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由于是将钳子提升杆的操作力传达至线的竖立操作机构被收容在操作部的把手部的内部的构成,所以存在把手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在一般的内窥镜中,在内窥镜的把手部(相当于把持部)的内部紧密配置有接地板、角线、信号电缆、光纤束、送气送水管及支管等许多内置物。就这样的内窥镜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中,由于必须在把持部内部确保用于配置上述竖立操作机构的空间,所以如上所述存在把持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操作部中设置有竖立操作机构的内窥镜,该内窥镜能够防止操作部的把持部大型化。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3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上车架部分和下车架部分的车辆
- 下一篇:干扰优化的金属制数据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