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1122.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圭一;有马正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B60C9/18;B60C9/22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宽度方向 树脂包 覆带 外侧端 底环 刚度变化 内侧端 包覆树脂 充气轮胎 轮胎径向 包覆的 线材 | ||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包括将由包覆树脂包覆的线材沿轮胎宽度方向排列而成的树脂包覆带束,在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径向内侧设有与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接触的底环,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位于比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位于比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所述树脂包覆带束在从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到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中具有刚度变化部,该刚度变化部的刚度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充气轮胎中,为了发挥紧固胎体的环箍效果而提高胎面的刚度,通常进行在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带束的操作(例如专利文献1)。
近年来,在对于轮胎的轻量化的要求提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将用包覆树脂包覆线材而成的部件作为带束的做法。若采用这样的树脂包覆带束,则树脂相比于重量而言刚度较高,因此能够在谋求轻量化的同时也发挥上述带束的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35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充气轮胎使用树脂包覆带束的情况下,由于树脂包覆带束的刚度较高,因此以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端为分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急剧地产生很大的刚度阶差。因此,在树脂包覆带束的端部应变容易变大,期望抑制由此导致的树脂包覆带束的端部的故障发生。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树脂包覆带束的端部发生故障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主旨结构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该充气轮胎包括将由包覆树脂包覆而成的树脂包覆线材沿轮胎宽度方向排列而成的树脂包覆带束,
在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径向内侧设有与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接触的底环,
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位于比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位于比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树脂包覆带束在从所述底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端到所述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中具有刚度变化部,该刚度变化部的刚度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变化。
在本说明书中,“线材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是指线材的中心间距离。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树脂包覆带束的端部发生故障的充气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宽度方向半部的轮胎宽度方向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树脂包覆带束的轮胎宽度方向概略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1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