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和与其相关的测斜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0754.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塞佩·曼奇尼;詹尼诺·山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菲斯特弗雷结构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B11/16;E02D1/00;E21B47/022 |
代理公司: | 51258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晖;刘锋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斜仪装置 监测系统 结合元件 测斜仪 容置 监测 | ||
用于对结合元件进行监测的测斜仪装置(1)、监测系统(100)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法,该测斜仪装置包括:柔性的带(2)、容置在所述带(2)上或所述带中的至少一个测斜仪(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方法、监测系统以及与所述监测方法、监测系统相关的测斜仪装置,该测斜仪装置是包括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中提到的特征的类型的测斜仪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造结构的结合元件(例如,桥梁、房屋墙壁等的部分)或自然类型的结合元件(地面区域、水盆地的部分、雪堆的部分等)如果受到内部或与结合元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其他结构部分或其他大地区域中发生的运动或沉降(例如,滑坡、地震、沉降等)的影响,可能会发生与位移和/或变形有关的转动。
特别地,大地的这种运动或沉降可能不可预测地且非常迅速地发生,因此有时会对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上述运动或沉降影响的地面的结构或区域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因此,显然有必要能够尽可能有效地监测可能发生上述运动或沉降的大地的地质状况的任何变化,并在需要时及时进行更新。
在这种对信息和监测的需求的背景下,相关文件是中国专利申请CN105973200,其描述了一种用于监测滑坡的便携式自动测斜仪,该测斜仪包括:容置在刚性滑杆上的传感器,该滑杆沿着被插入要调查的地面的管的轨迹延伸;缆线,该缆线在一个端部处连接到该传感器而在另一端部处连接到用于重绕所述缆线的装置;以及用于处理所收集的数据的系统。
当需要时,操作员必须前往先前已设置所述管的地点,将上述自动测斜仪插入该管中,并使该管相对于地面以竖向方向缓慢运行,以收集由传感器提供的基于传感器所处的分析深度的各种信息。
但是,该产品不适合连续且有效地监测结合元件(在可能会发生滑坡的地面区域的这种特定情况下)。
首先,根据上述中国专利的教导生产的产品固有的明显缺点是没有提供将测斜仪稳定且确定地插入调查管的措施。实际上,传感器沿其进行移动的刚性滑杆所代表的部分比所述管的插入潜在受滑坡影响的地面的调查区域的典型尺寸(通常长度介于100米与200米之间)小得多。
显然,在任何山体滑坡期间或之后,插入到所调查的地面中的管也可能在不同组成部分或行为的特定地面区域的有差异的滑动之后遭受严重变形。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些情况下,上述中国专利描述的解决方案可能效率低下,甚至完全无用,因为存在无法将刚性滑杆拧入管中或无法将刚性滑杆仅拧入管的有限部分的风险。
另一严重的缺点是,为了能够在上述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必须尽快收集相关数据。显然,中国专利的解决方案需要操作员进行:前往被调查的地点(这可能是普通车辆难以到达的),将刚性滑杆插入调查管中(如果如前所述,如果仍然可行的话),收集调查管整个长度的本地数据,处理该数据并从管中恢复该滑杆。
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可按小时计量的操作延迟(在最幸运的情况下)、或几天的操作延迟(在最不幸运的情况下)。
此外,应考虑到,只要滑坡破坏了通往有关地点的通道,就无法进行调查。
另一方面,无法想象操作员将滑杆留在管内,因为这可能会在随后的任何地面运动或沉降过程中严重损害传感器的功能,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给出这种证明对于调查目的实际上是无用的空间受限的本地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结合元件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测斜仪装置,以克服所确定的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缺点。
在这种背景下,术语“结合元件”或“连接元件”是指如果受到直接或间接与之相连的大地的运动或沉降(例如,滑坡、地震、沉降等)的影响可以进行转动、移位和变形的人造结构的部分(例如,桥梁、房屋墙壁等的部分)或自然结构的部分(地面区域、水盆地区域、雪堆的部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菲斯特弗雷结构技术股份公司,未经赛菲斯特弗雷结构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0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