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40481.5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S·斯皮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尼尔·S·斯皮罗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29;A01G27/00;A01G7/04;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龙涛峰 |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竖直 植物 栽培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竖直布置的水平料盒结构的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该水平料盒结构均采用种子或植物胶囊,该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具有由机载处理器控制的流体循环以及照明和通信网络。特别地,该系统包括料盒结构,该料盒结构具有在种子/植物的储藏器内的种子/植物的胶囊,种子/植物的储藏器在至少一个光源之间交替地布置,该至少一个光源在直接观察时基本上被隐藏。流体通道横跨料盒结构的长轴延伸,其中料盒结构适于与营养复合物植物生长栽培、水培植物生长栽培,气生植物生长栽培方法或其组合一起使用种子/植物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植物栽培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竖直布置的水平结构的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该水平结构均采用种子或植物胶囊,该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具有由机载处理器控制的流体循环以及照明和通信网络。
背景技术
在城市环境中,智能空间利用是降低家庭和办公室成本的关键。21世纪的电子技术对应用于室内的家具/电器布置的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的室内电子装置纤薄、紧凑、多功能并且网络化设计,以优化地面和墙壁的空间。通过互联网的装置连通性减少了对印刷材料的依赖,进一步清理了以前由书柜占用的地面和墙壁空间。
随着技术进步对设计实践的改变,室内电器和家具也使我们与自然隔离了。虽然在城市环境中室外花园和公园是常见的,但所有人都同意的是,在城市环境中花园室内空间迄今一直只是富人的特权。如今,由居民智慧(resident intelligence)管理的物联网(“IoT”)的问世使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室内园艺。在家庭和办公室植物栽培方面存在的历史性技术障碍(包括土壤、湿度、照明、昆虫、真菌、霉菌、藻类和气味控制)已被克服。如今,技术不仅使室内植物栽培成为可能,而且使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竖直布置的水平结构的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该水平结构均采用种子或植物胶囊,该自动化植物栽培系统具有由机载处理器控制的流体循环以及照明和通信网络。
一个实施例包括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料盒结构,该料盒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流体通道;具有反射器孔的光源,其在直接观察时基本被隐藏;以及至少两个种子/植物储藏器,每个种子/植物储藏器保持种子/植物胶囊,其中流体通道横跨光源孔延伸,并且每个种子/植物储藏器都允许流体进入所述储藏器。
另一个实施例包括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包括料盒结构,该料盒结构具有:种子/植物胶囊,其在种子/植物储藏器内,种子/植物储藏器交替地布置在至少一个光源之间,直接观察时至少一个光源基本上被隐藏;流体通道,其横跨料盒结构的长轴延伸,其中料盒结构适于种子/植物胶囊与营养复合物(nutrient composite)植物生长栽培、水培植物生长栽培、气培植物生长栽培方法或其组合一起使用。
此外,另一实施例包括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该系统包括料盒结构,该料盒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种子/植物胶囊流体储藏器;流体通道;以及光源,其中,种子/植物储藏器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的内壁和作为光反射器的外壁。
通过以下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的)的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可以通过在结合附图时参考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对本发明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其中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项目,并且:
图1A是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的透视图;
图1C是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的正视图;
图1D是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的侧视图;
图2A是根据实施例的自动化竖直植物栽培系统的料盒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尼尔·S·斯皮罗,未经丹尼尔·S·斯皮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0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