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变换装置、电力变换系统以及电力变换装置的运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0307.0 | 申请日: | 2018-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川井由宇;嘉藤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M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海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变换 装置 系统 以及 运转 方法 | ||
在并联复用有多个电力变换单元的结构中,所述电力变换单元具备用于在电源与负载之间进行电力变换的电力变换器,多个电力变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力变换单元具备管理电力变换器(11)的运转的运转管理部(13),运转管理部(13)使输入作为目标电压和负载侧的电压的差的稳态偏差而进行比例控制的电压调整部(121)的比例增益变化,比较比例增益的变化和稳态偏差的变化,从而判定是否是除了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以外的其他电力变换单元未运转的单独运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并联复用有电力变换单元的结构的电力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变换单元的并联复用结构作为无需与要求规格对应的定制设计的设计放宽技术而受到关注。在针对每个电力变换单元独立设置控制功能的并联系统中控制并联连接端的电压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电力集中到特定的电力变换单元而需要使电力平均化的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5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与电力变换单元相当的开关电源具备下垂特性,所以能够缓解在并联复用时电力集中到特定个体的问题。但是,由于无法检测是否是单独运转,所以在并联复用的状况下,从持续运转方面难以为了改善效率而停止若干个体的电力变换动作,需要始终从所有电力变换单元送出电力。
本申请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能够并联复用的电力变换单元的电力变换装置中电力变换单元无需使用来自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的外部的信息就能够判别是否是单独运转的电力变换装置。
本申请公开的电力变换装置构成为具备多个电力变换单元,各电力变换单元在负载侧并联地连接,所述电力变换单元具有:电力变换器,用于在电源与所述负载之间进行电力变换且负载侧为直流;以及电压控制器,具备电压调整部,该电压调整部输入作为目标电压和负载侧的电压的差的稳态偏差(steady-state offset)而进行比例控制,以将该电力变换器的负载侧的电压控制为目标电压,其中,多个电力变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力变换单元具备管理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的运转的运转管理部,运转管理部使电压调整部的比例控制的比例增益变化,比较比例增益的变化和稳态偏差的变化,从而判定是否是除了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以外的其他电力变换单元未运转的单独运转。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电力变换装置,输出端被并联地连接的多个电力变换单元中的一个电力变换单元能够单独地判定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是否是单独运转而无需使用来自自身的电力变换单元的外部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包括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包括其他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电力变换单元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4是示出图2的电力变换单元的详细结构例的电路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单元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块的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单元单独运转的情况下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单元并行运转的情况下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电力变换单元并行运转的情况下的其他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力变换装置的具体例的特性的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0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向增稳机构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可移动设备
- 下一篇:稳定的液体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