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路径及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8792.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1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中井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路径 | ||
本发明以提供能够抑制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柔软导体的损伤的导电路径为课题。柔软导体(15)的芯线(17)的细长方向一端部在内插于筒状导体(14)的状态下由该筒状导体(14)的固定部(20)固定。并且,固定部(20)具有筒状导体(14)的外周壁(14b)向径向内侧变形并保持芯线(17)的第1变形部(21)、和从第1变形部(21)进一步向径向内侧变形并与芯线(17)连接的第2变形部(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车辆用的线束等的导电路径。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线束用的导电路径具备:能保持形状的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其柔软性比该筒状导体的柔软性优良,与筒状导体连接。并且,通过在柔软导体的细长方向一端部内插于筒状导体的状态下将该筒状导体从外侧圧溃,从而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被压接。通过该压接,可确实地确保筒状导体与柔软导体之间的电连接。另外,在柔软导体的细长方向另一端部(从筒状导体离开的端部)连接有与设备等连接用的端子。在这样的导电路径中,通过将线束的布线路径中需要保持形状的部分用筒状导体构成,将设备周边等难以布线的部分用柔软导体构成,从而能够提高向车辆搭载线束的容易程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71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导电路径那样,在成为压接于筒状导体的对象的导体是柔软导体的情况下,为了确实地确保压接部位的筒状导体与柔软导体之间的电连接,需要比较大的筒状导体的变形量(圧溃量)。因此,在压接部位对柔软导体施加较大的应力,有可能在柔软导体产生断线等未设想的损伤。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的连接部分的柔软导体的损伤的导电路径及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导电路径具备:筒状导体;柔软导体,其柔软性比所述筒状导体的柔软性优良,与所述筒状导体连接;以及端子,其与所述柔软导体连接。所述柔软导体的细长方向一端部在内插于所述筒状导体的状态下由该筒状导体的固定部固定,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筒状导体的外周壁向径向内侧变形并保持所述柔软导体的第1变形部、和从所述第1变形部进一步向径向内侧变形并与所述柔软导体连接的第2变形部。
根据该构成,成为应力从第1变形部到第2变形部阶段性地施加于柔软导体的构成。因此,在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的连接部分(第2变形部)施加于柔软导体的应力被缓和,能够抑制该连接部分的柔软导体的损伤。
在上述导电路径中,所述固定部形成于从所述筒状导体的开口端离开的位置,所述柔软导体插通到所述开口端内。
根据该构成,能够不圧溃地维持插通有柔软导体的筒状导体的开口端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筒状导体的开口端的柔软导体的损伤。另外,因为成为筒状导体的轴方向(细长方向)上的固定部的形成位置不需要高精度的构成,所以能够提高筒状导体和柔软导体的组装容易程度。
在上述导电路径中,所述第1变形部及所述第2变形部沿着所述筒状导体的周向形成为环状。
根据该构成,能够用第2变形部将筒状导体更确实地连接到柔软导体,其结果是,能够更确实地确保筒状导体与柔软导体之间的电连接。
在上述导电路径中,所述柔软导体由多根导线构成,具备单芯部,所述单芯部是插入到所述筒状导体的所述多根导线的顶端部被固定在一起而形成为单芯线的部分。
根据该构成,因为插入到筒状导体中的柔软导体的顶端部成为单芯部,所以能够提高将柔软导体插通到筒状导体内的容易程度。
解决上述课题的线束具备上述记载的导电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合导线、集合导线的制造方法以及分段线圈
- 下一篇:绝缘电线和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