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8656.9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拓郎;本田雅裕;白崎铁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F25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装置 | ||
使冷冻装置的安全性提高。空调系统(100)空调系统(100)具备:包括使用侧回路(RC2)、热源侧回路(RC1)及制冷剂排出回路(RC3)的制冷剂回路(RC);检测使用侧回路(RC2)的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0)及制冷剂泄漏判定部(74));通过处于打开状态使热源侧回路(RC1)和制冷剂排出回路(RC3)连通的热源侧第四控制阀(22);配置于制冷剂排出回路(RC3)中,通过处于第一状态(开放状态)使制冷剂排出回路(RC3)与外部空间连通,将制冷剂排出的制冷剂排出机构(21);以及控制器(70)。控制器(70)在未检测到使用侧回路(RC2)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将热源侧第四控制阀(22)控制为关闭状态,在由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使用侧回路(RC2)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将热源侧第四控制阀(22)切换为打开状态,使制冷剂排出机构(21)转换到第一状态。制冷剂排出机构(21)是破裂板,当制冷剂排出回路(RC3)中的压力达到第一阈值(ΔTh1)以上时,破裂板处于第一状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冻装置中,可能会由于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的损坏或者设置不当等引起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在发生制冷剂泄漏时确保安全性对策。例如,在使用R32这种微燃性制冷剂(具有虽然燃烧性不大,但浓度达到规定值(燃烧下限浓度)以上会燃烧的特性的制冷剂)的情况下,该对策尤为重要。
目前,作为制冷剂泄漏所涉及的对策,例如提出有一种如下的方法: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872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在检测制冷剂泄漏时,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将规定的控制阀(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等可控制开度的阀)控制为关闭状态,阻碍制冷剂向使用侧回路的流动,抑制制冷剂进一步向设置有使用侧回路的使用侧空间(人们出入的居住空间或库内空间等)泄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等控制阀在其构造上,具有即使控制为关闭状态也无法完全阻止制冷剂的流动(即无法避免制冷剂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的泄漏)这样的特性。即,控制阀即使在被控制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也会形成微小的制冷剂流路(微型流路),使微量的制冷剂通过。
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即使当制冷剂泄漏时将控制阀控制为关闭状态,通过了控制阀的微量的制冷剂也将会向使用单元侧流动,泄漏制冷剂有可能滞留在使用侧空间中。在这一点上,在冷冻装置中,假设使用侧空间为气密性高的空间的情况或长时间放置不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在使用单元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使用专利文献1的方法,在使用侧空间中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很有可能升高。即,根据专利文献1,假设了无法可靠地确保针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的情况。
于是,本公开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冷冻装置的安全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冷冻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控制阀、制冷剂排出机构、以及控制部。制冷剂回路包括使用侧回路、热源侧回路、制冷剂排出回路。热源侧回路与使用侧回路连接。制冷剂排出回路与热源侧回路连接。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使用侧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控制阀配置于制冷剂排出回路或热源侧回路。控制阀通过处于打开状态,使热源侧回路和制冷剂排出回路连通。制冷剂排出机构配置于制冷剂排出回路中。制冷剂排出机构通过处于第一状态使制冷剂排出回路和制冷剂回路外的外部空间连通,将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回路排出到外部空间。控制部控制设备的状态。在由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未检测到使用侧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控制部将控制阀控制为关闭状态。在由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使用侧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控制部将控制阀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将制冷剂排出机构直接或间接地转换到第一状态。制冷剂排出机构是破裂板。破裂板在制冷剂排出回路中的压力达到第一阈值以上时变为第一状态。此外,在此的“第一阈值”是使破裂板破裂的设定压力,“第一状态”是响应于制冷剂排出回路中的压力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破裂板破裂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8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驱动装置和包括该压缩机驱动装置的冰箱
- 下一篇: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