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元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7039.7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9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贡特尔·伯姆;马蒂亚斯·施奈斯曼;阿希姆·韦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炼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G01R1/073;H01R13/2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傅磊;黄艳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元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具有多个相同长度的、销状或针状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4、5),接触元件分别具有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两个端部区域(4’,5’,4”,5”)以及分别具有位于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12,13),其中,接触元件(4,5)在中间区域(12,13)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可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中间区域(12,13)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延展的层片(14,16)。设置为,接触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在中间区域(12,13)中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和不同成形的层片,其中,层片(14,16)的形状被选择为,使得接触元件(4,5)具有相同的或近似相同的弯曲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元件系统,其具有多个同样长度的、针状或销状的、尤其条状的且能导电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两个用于对接触部位进行电性触碰接触的端部区域以及分别具有位于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其中,接触元件在中间区域中在被加载时在其纵向延伸上能弹性地在克服其弯曲刚度的情况下至少弧形地偏移,并为此在中间区域中被层片状地构造为,使得所述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对彼此平行地且彼此间隔开地伸展的层片。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接触元件系统由现有技术公开。为了执行对电性测试件的电性测试,已知的是,触碰接触测试件的能导电的接触部位并向其加载电流和/或电压,以便检测测试件的功能性。针对触碰接触,已知的是使用一触头,在该触头中保持有多个接触元件,这些接触元件在一端与测试件的接触部位接触。为了确保测试件的所有接触部位都能够可靠地被触碰接触,接触元件被构造成使得它们能够弹动,以便平衡接触部位的高度差,并因此能够确保所有接触部位的触碰接触。除了设置多件式构造的弹簧接触销之外,还已知使用呈所谓的触针或弯针形式的一件式接触元件,其特征在于,当在其纵向延伸的方向上被加载力(接触力)时,其可侧向地(关于其纵向延伸)偏移。可选地,这种类型的接触元件在未被加载的状态中也具有弧形的或S形的区段,从而在纵向延伸上被加载时始终是可能偏移的。因为在测试运行中进行多次触碰接触,接触元件因此经常被加载并偏移,接触元件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接触元件的可靠触碰接触并同时确保接触元件的可靠偏移,现在已知例如公开文献DE 10 2008 023 761 A1中那样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具有位于对应接触元件的端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被层片状地构造。为此,该中间区域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层片,它们在接触元件的纵向延伸上延伸并至少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展。在此,层片在侧向相对彼此间隔开地构造。通过这种类型的接触元件,用于偏移对应的接触元件所需的力被降低,而不损害接触元件的功能。
在此要考虑的是,接触部位的表面不会或者仅轻微地受损,以便在将测试件装入到设备中之后不会有可靠性问题。因此,人们力求设置尽可能小的接触力,即,垂直地作用到接触部位上的、在接触元件的纵向方向上起作用的力。然而,这与利用较高的接触力可实现较可靠的接触相反。在配置测验组件时,从该目标冲突中推导出折衷方案或优化的接触力,其一方面刚好还引起可接受的受损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可靠的测验执行。该接触力应在接触组件的所有使用的接触中或在测试件的所有接触部位中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以实现有利的结果。
然而,接触部位的类型彼此不同,例如第一组接触部位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并且其他接触部位被用于对测试件进行供电。因此,对本身作为电导体起作用或被利用的接触元件的要求不同。因此有利的是,接触元件能够在其对应的电功能方面被优化,例如用于伴随大的线路横截面的供电或者用于伴随小的线路横截面的信号传输,也以便能够可选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系统,其一方面允许对测试件的接触部位进行有利的机械触碰接触,另一方面优化地被适配于测试件的电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炼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炼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