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模制品中产生虚拟三维图案的注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6699.3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M·卡梅尔;M·舒姆;M·洪格尔;L·德鲁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00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晰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制品 虚拟三维 薄片状效果颜料 图案 反应性注塑 生产 | ||
1.用于在模制品中产生虚拟三维图案的反应性注塑方法,其中
-提供注塑模具,其具有注塑模具部件A和B,所述部件A和B可互相分开并各自具有内表面A’和B’且一起形成内部空腔,和其中在所述注塑模具打开的情况下,
-将具有二维或三维形状和外表面的预成型件固定到注塑模具部件A的所述内表面A’,以使所述预成型件的外表面面向所述空腔,其中这一外表面至少在其局部区域上具有凸起和/或凹进,所述凸起和/或凹进一起形成三维图案,
-将已用薄片状效果颜料着色的热塑性膜引入所述内部空腔,
-闭合所述注塑模具,
-将利用聚合相互反应的至少两个可流动组分的混合物引入所述热塑性膜和注塑模具部件B的表面B’之间的内部空腔,从而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热塑性膜,其中所述可流动组分通过聚合相互固化以得到透明塑料,且所述热塑性膜至少与所述预成型件的外表面的含有三维图案的部分和同时与在聚合过程中形成的透明塑料形成强粘合性的和形状配合的接合,和
-其中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在所述热塑性膜上或在其中复制和光学增强位于所述预成型件的外表面上的三维图案,
-加热或冷却所述注塑模具,和随后
-脱模或取出所得模制品,其具有包含透明塑料的外表面并在该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表现出由薄片状效果颜料形成的虚拟三维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膜已用薄片状效果颜料进行本体着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图案是图形对象、字母数字图形、线和/或点图案、标识、编码或抽象图案形式的宏观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选自珠光颜料、干涉颜料、金属效果颜料、薄片状功能颜料、薄片状结构化颜料或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具有5至250μm的粒度和至少2的纵横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由薄片状基材和在所述基材上的一个或多个层构成,其中所述基材和直接位于基材上的层和/或各自相邻的至少两个层的折射率n彼此相差至少Δn=0.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以经着色的膜的总重量计的0.1至20wt%的量存在于所述经着色的热塑性膜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着色的热塑性膜除薄片状效果颜料外还包含另外的有机或无机着色颜料、染料和/或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一项或多项获得的模制品,其至少由预成型件、位于预成型件上的已用薄片状效果颜料着色的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中间层、和包含透明塑料的外表面层组成,其中所述外表面层在其至少一个局部区域上表现出在模制品内部由薄片状效果颜料形成的视觉可察觉的虚拟三维图案,并且其中所述模制品的外表面层本身没有相应的立体三维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制品,其特征在于其是聚合物模制品或复合模制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状效果颜料各自具有纵轴且这些纵轴在中间层中相对于所述中间层的底面处于不同的取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模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件是透明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模制品作为耐用消费品的装饰和/或标签元素或部件的用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用消费品是包装、电气和电子工业中的产品、家用电器、家具、服装、包袋、鞋、体育用品或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6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炼装置
- 下一篇:加强型无芯管挤出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