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测腹内压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6485.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6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T·麦金尼;M-A·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蒂奈尔医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3;A61B5/20;A61M25/1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测 腹内 导管 | ||
一种用于监测腹内压的多管腔式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可膨胀的外球囊和定位在外球囊内的可膨胀的内球囊。第一管腔与内球囊连通,并且内球囊和第一管腔灌充有气体以形成气体灌充室用于监测膀胱内的压力,以从而监测患者腹部内的压力。第二管腔与膀胱连通以从膀胱移除流体。导管配置成附接外部压力换能器,所述外部压力换能器与气体灌充室连通,以便基于因膨胀的外球囊而变形的膨胀的内球囊的变形所引起的气体压缩来测量膀胱压力。
发明背景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3日提交的临时申请序列号62/514,793、 2017年8月11日提交的临时申请序列号62/544,680、2017年11月24 日提交的临时申请序列号62/590,513、2018年1月27日提交的临时申请62/622,871和2018年4月9日提交的实用申请序列号15/949,005 的权益。这些申请每件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1.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通过泌尿膀胱监测腹内压的装置和方法。
2.背景技术
传统上,医师依靠视觉线索或身体检查来检测腹内压(IAP)的升高。最近,Kirkpatrick博士和同事在“Is Clinical Examination an Accurate Indicator ofRais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n Critically Injured Patients”,CJS,2000年6月,43,No.3,207-211页一文中表明,通过患者膀胱测量的IAP比身体检查显著更加准确。也就是已证实,临床腹部检查不如膀胱压力测量灵敏和准确。
近年来已经开发了各种各样用于测量IAP的工具。许多研究人员记载了通过体内几乎所有天然孔口或人造孔口的IAP测量结果。早前测量IAP的简陋的方式利用膀胱导管、鼻胃管和直肠管附接至压力计。鼻胃路线或直肠路线更适合于较为少见的膀胱破裂情况或忌用膀胱导管的情况。然而,鼻胃管和直肠管的测量结果由于局部干扰,因此并不像膀胱导管的测量结果一样可重复或有逻辑性。
因此,通过膀胱测量IAP更加合适。1989年,Iberti和同事在题为“Determination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Using a Transurethral Bladder Catheter:ClinicalValidation of the Technique”,Anesthesiology, 1989年1月,70(1),47-50页的文章中证实了利用插入膀胱中的导管所得的IAP的相关性。他们的研究对于使用膀胱压力作为测量IAP的黄金标准至关重要。1995年,Kron和同事发表了关于“The Measurement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s a Criterion for Abdominal Re-exploration” (1984AnnSurg.,199,28-30页)的研究,研究比较了身体不同部位中用于测量IAP的导管。他们利用鼻胃管从胃部测量IAP,利用改良的直肠管从直肠测量IAP,利用改良的膀胱导管从膀胱测量IAP,并利用腹腔镜检查注气针直接测量腹压。他们发现,膀胱导管对IAP的测量最佳,并且胃导管测量结果和直肠导管测量结果由于依赖于导管的位置而不那么可靠。因此,临床医师普遍认为泌尿膀胱是IAP测量的最适部位。
随着医师日益认识到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器官衰竭和死亡与IAP 升高直接相关,测量IAP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已发现,高腹压会导致肠、肝脏和血管功能下降,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准确测量IAP可帮助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近还发现,儿科和新生儿人群也会需要测量IAP来确定具体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蒂奈尔医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森蒂奈尔医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