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和吹塑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6370.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49/66 | 分类号: | B29C49/66;B29C4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塑成 装置 方法 | ||
在用成型周期缩短的注射拉伸吹塑成型机制造中空成型体时进行吹塑成型,一边排出压缩空气一边从一压缩空气供给源吹入压缩空气而同时进行赋形和冷却,使中空成型体的制造节能。拉伸吹塑成型装置(11)的吹入装置(10)具备:压缩空气供给源(32)、流入通道(33)、不关闭的流出通道(34),其中,压缩空气供给源(32)产生使赋形对象物(e)膨胀而赋形为中空成型体的形状的气压并输出压缩空气;流入通道(33)供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源(32)向配置于吹塑模(8)内的赋形对象物(e)的内部空间流动;不关闭的流出通道(34)供压缩空气从赋形对象物(e)的内部空间向吹塑模外的排气空间流出,压缩空气流路(36)在吹入装置(10)的吹塑动作的整个工序中供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供给源(32)通过流入通道(33)和赋形对象物(e)的内部空间并从流出通道(34)向排气空间流动,在吹塑动作的整个工序中吹入成为使预塑坯形态的赋形对象物(e)膨胀而赋形为中空成型体的气压的压缩空气而同时进行赋形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预塑坯来成型中空成型体的拉伸吹塑成型装置和吹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过吹入空气而使中空成型体成型的装置中,有一种直接吹塑成型的方式,即: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从挤出机挤出的被称为型坯的筒状的熔融树脂被对开的吹塑模夹入之后,使吹针抵接于在成型体中为开口部的部分,从该吹针向所述筒状的熔融树脂吹入冷却用压缩空气,因该吹入而膨胀的熔融树脂与吹塑模内表面的中空成型体形成面接触而冷却,在该冷却后使冷却用压缩空气从中空形成体排出。
并且,就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而言,在吹入冷却用压缩空气并进行冷却之后,使中空成型体内部的冷却用压缩空气从吹针的前端排出时,使吹针从吹塑模具稍微上升而设置间隙于在模具内塑形的中空成型体的开口部内表面与吹针之间,从而使在中空成型体内成为高压状态的冷却用压缩空气排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就同样的基于直接吹塑成型的吹塑成型方法而言,在中空成型体成型后同时地进行压缩空气的吹入和排出,从而将中空成型体的内部气压设定为规定的压力,并且以规定的流量一边吹入压缩空气一边进行排气。
就该专利文献2的技术而言,与上述方案同样地,在用吹塑模夹入从挤出机挤出的筒状的熔融树脂之后,使吹针与模具的嘴口部分抵接并打开电磁阀而向型坯内送入压缩空气,使型坯膨胀并按压于向模具的型面而使中空成型体成型。并且在中空成型体成型后,当该中空成型体的内压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值时,则使吹入中空成型体的压缩空气向模具外排出。
并且同样地就直接吹塑成型而言,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边通过空气等的吹入使中空成型体内的压力保持于规定压力,一边使中空成型体内的热气向中空成型体外排出。
在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使配置了型坯的组合模闭合,并从配置于空气吹入兼排出喷嘴的中心的吹入喷嘴部的吹出口向型坯内吹入空气,使型坯成为大致呈柱状的形状稳定的中空成型体,且当该中空成型体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使中空成型体内的空气从围绕空气吹入兼排出喷嘴的吹入喷嘴部配置的排出喷嘴部排出,并利用来自吹入喷嘴部的吹入空气使中空成型体膨胀,使发挥了膨胀作用的空气随着热气从排出喷嘴部向中空成型体外排出,可防止热气的滞留并促进冷却。
另外,在不同于直接吹塑成型的拉伸吹塑成型中,将可在高温下赋形的预塑坯配置于作为分割模的吹塑模,使杆从预塑坯的口部侧进入而使预塑坯沿着杆轴向拉伸,并且向该预塑坯的内部吹入压缩空气而使其与吹塑模内表面接触,从而使所述中空成型体成型。
并且,例如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使预塑坯拉伸并且吹入压缩空气而使中空成型体成型时,在可移动地配置了杆的吹塑型芯中设置供压缩空气通过的通道,使压缩空气通过该通道向预塑坯吹入而使之膨胀,在该预塑坯成为中空成型体的形状后通过所述通道进行排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0-006391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青木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6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