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5456.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尹护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CGI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15/02;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器兴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薄板 热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切割金属管材来制作圆管;
在所述圆管内以插入活动框架的状态下,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在所述圆管的内面形成多个凸起,在所述多个凸起之间形成节流通道;
在将所述活动框架插入于所述圆管的状态下,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形成芯空间;
在所述芯空间布置纤维芯,所述纤维芯由改性处理成亲水性的芳纶纤维构成;
在配置所述纤维芯的状态下,接合所述圆管的开放的两端形成外壳;及
将流动于所述节流通道的工作流体通过注入口注入于所述外壳内,通过所述注入口将所述外壳内部真空化之后,密封所述注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活动框架插入于所述圆管的状态下,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形成芯空间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所述圆管的内面中的上面及下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收容所述纤维芯的凹陷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空间布置纤维芯,所述纤维芯由改性处理成亲水性的芳纶纤维构成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加热所述芳纶纤维来改性成亲水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流动于所述节流通道的工作流体通过注入口注入于所述外壳内,通过所述注入口将所述外壳内部真空化之后,密封所述注入口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密封所述注入口之前,在外部加热注入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工作流体,清除所述工作流体中所包含的空气。
5.一种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将金属管材切割成与外壳的外管相对应的大小及形状来制作圆管;
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在所述圆管内面形成多个凸起,在所述多个凸起之间形成节流通道;
接合所述圆管的开放的两端形成所述外壳;及
将流动于所述节流通道的工作流体通过注入口注入于所述外壳内,通过所述注入口将所述外壳内部真空化之后密封所述注入口;
其中,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在所述圆管内面形成多个凸起,在所述多个凸起之间形成节流通道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预先压缩所述圆管,以使所述圆管具有轨道形状的剖面;
向所述圆管内部插入用于形成所述多个凸起的活动框架;
针对所述活动框架正式压缩预先压缩的所述圆管,在所述圆管内面形成多个凸起及所述节流通道;及
在所述圆管的内部除去所述活动框架,将正式压缩的所述圆管追加进行后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合所述圆管开放的两端来形成所述外壳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通过钎焊或焊接接合所述圆管开放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合所述圆管开放的两端来形成所述外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形成芯空间;及在所述芯空间配置由芳纶纤维构成的纤维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冲压加工所述圆管形成芯空间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针对所述活动框架正式压缩所述预先压缩的所述圆管以在所述圆管的内面形成多个凸起的步骤中,利用所述活动框架形成所述芯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管体的薄板型热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空间配置由芳纶纤维构成的纤维芯的步骤包括如下的步骤:
热处理所述芳纶纤维以具有亲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CGI,未经株式会社CG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4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