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结构体以及功能性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501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隆夫;中坂佑太;吉川琢也;加藤祯宏;福岛将行;稻森康次郎;高桥寻子;马场祐一郎;关根可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29/035 | 分类号: | B01J29/035;B01J29/40;B01J29/46;B01J29/65;B01J29/68;B01J29/70;B01J29/76;C01B37/02 |
代理公司: | 11418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氧化物微粒 骨架体 功能性结构 钙钛矿型氧化物 多孔质结构 功能降低 沸石 连通 凝聚 | ||
1.一种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孔质结构的骨架体,其由沸石型化合物构成;和
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微粒,其存在于所述骨架体内,含有钙钛矿型氧化物,
所述骨架体具有相互连通的通路,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存在于所述骨架体的至少所述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具有:由所述沸石型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划定的一维孔、二维孔以及三维孔中的任一种;和扩径部,其与所述一维孔、所述二维孔以及所述三维孔中的任一种均不同,并且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至少存在于所述扩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部使构成所述一维孔、所述二维孔以及所述三维孔中的任一种的多个孔彼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通路的平均内径,并且小于等于所述扩径部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是催化剂物质,
所述骨架体是担载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物质的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功能性结构体,含有0.5~2.5质量%的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金属元素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1~5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5nm~14.0n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相对于所述通路的平均内径的比例为0.06~5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相对于所述通路的平均内径的比例为0.1~4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平均粒径相对于所述通路的平均内径的比例为1.7~4.5。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具有:由所述沸石型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划定的一维孔、二维孔以及三维孔中的任一种;和扩径部,其与所述一维孔、所述二维孔以及所述三维孔中的任一种均不同,
所述通路的平均内径为0.1~1.5nm,
所述扩径部的内径为0.5~5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种其他金属氧化物微粒,其保持在所述骨架体的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存在于所述骨架体内的所述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含量多于保持在所述骨架体的外表面的所述至少一种其他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含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沸石型化合物是硅酸盐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50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