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组分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4982.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F·乌尔米利;T·穆瑟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8 | 分类号: | C04B24/28;C08G59/50;C08L63/00;C08G59/18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奕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不可渗透性 水泥 储存稳定 环氧基团 可加工性 耐化学性 可涂性 水混合 粘附性 砂浆 改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水泥、填料、聚合物和具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胺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含有超过10wt%的水泥和在室温下作为储存稳定的自由流动的粉末和/或颗粒存在。当与水混合时,该组合物使得聚合物改质的砂浆可以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优异的粘附性、强度、水不可渗透性、耐化学性和快速可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水泥的单组分聚合物改性的组合物,这种组合物的制备和其作为砂浆、找平层(Estrich)、涂层或腐蚀防护的用途。
现有技术
聚合物改性的砂浆在建筑领域是众所周知的。
DE 10 2010 039 315描述了含有成膜基础聚合物、添加剂和保护胶体的水中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用于改善水泥或水泥基干燥砂浆的储存稳定性。
使用环氧树脂改性的砂浆或混凝土同样是已知的。这些通常是三组分产物,其包含含有在水中乳化的环氧树脂的液体组分,含有用于环氧树脂的水可稀释的固化剂的其它液体组分和含有水泥和掺加料的固体组分。三种组分储存在分开的容器中,并且仅在加工时才相互混合,于是水泥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同时进行。这种用环氧树脂改性的组合物能实现很好地粘附在潮湿的基底上,良好的保水能力和高度的不透水性。
US 2016/152522描述了一种多组分组合物,其包含含有环氧树脂的粘结剂组分、含有胺固化剂的固化剂组分和含有水硬性粘结剂的固体组分。
然而,这样的体系是三组分的这一事实伴随着缺点。三组分的处理对于工人而言非常复杂,并且容易出错,并且在建筑工地上会导致大量浪费,因为液体组分存储在耐水且坚固的容器中,例如塑料瓶或罐。
已经尝试降低环氧树脂改性的砂浆中组分的数目。
EP 0 409 787描述了一种含有水泥的干燥混合物,其含有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其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各自以分开地涂覆到小载体材料上的形式存在。然而所描述的混合物不具有令人满意的储存稳定性,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
EP 0786439描述了一种聚合物改性的即用型混合物,其中将两种混合组分混合:一种含有环氧树脂、水泥和潜在水硬性粘结剂,而另一种含有胺固化剂。含有两种混合组分的即用型混合物的储存稳定性差,并且在与水混合后显示出不希望的缓慢的强度发展。
EP0580588描述了一种含有水泥、集料、反应性树脂和固化剂的干燥水泥砂浆。固化剂以与有机酸或其功能衍生物的反应产物的形式加入到砂浆中。
DE3308622公开了一种制备反应性树脂-固化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将树脂和固化剂分别喷雾,并在小滴的表面上沉积粉尘状的材料。在DE 3308622中描述的另一种方法中,树脂和固化剂以液态混合物的形式反应,并在固化结束之前加入有机酸,以封闭固化剂的剩余游离反应性基团。WO 2010/086217描述了一种聚合物粉末组合物,其含有环氧树脂。优选的用途是在不含水泥或低水泥体系中,其是昂贵的并且远远不能满足对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泥砂浆的要求。
EP 2 537 897公开了在水泥基混合物中使用由环氧树脂、乙烯基酯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聚合物粉末而不使用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EP 2 537 896描述了一种水中可再分散的聚合物粉末,其含有热可固化的环氧树脂、胶体稳定剂和界面交联剂。
不含胺固化剂的环氧树脂体系需要升高温度才能固化环氧树脂,而升高温度只能在建筑工地上非常困难地实现,或者它们仅非常缓慢和/或不足地固化,由此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泥砂浆的高要求同样不能满足。
出于这种原因,持续需要具有良好储存稳定性和简化的处理的高质量的环氧化树脂改性的砂浆。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存储稳定的含有具有环氧基团的化合物的单组分砂浆组合物,其在与水混合之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最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4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