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发泡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4938.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游佐敦;后藤英斗;山本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4/00 | 分类号: | B29C44/00;B29C45/00;B29C45/60;B29C45/77;C08J9/12;B29K8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胡玉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热性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为使用具有塑化区和匮乏区的塑化料筒来制造发泡成型体的方法,包含:在所述塑化区中,将热塑性树脂进行塑化熔融而制成熔融树脂;向所述匮乏区导入包含一定压力的物理发泡剂的加压流体,并将所述匮乏区保持为所述一定压力;在所述匮乏区中,使所述熔融树脂处于匮乏状态;在将所述匮乏区保持为所述一定压力的状态下,在所述匮乏区中使所述匮乏状态的熔融树脂与包含所述一定压力的物理发泡剂的加压流体接触;以及将与包含所述物理发泡剂的加压流体接触后的所述熔融树脂成型为发泡成型体,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超级工程塑料,所述一定压力为0.5MPa~12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和发泡成型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汽车的轻量化和电动化的趋势,存在将汽车的金属部件替换为轻量且具有绝缘性的发泡树脂部件的动向。因此,正在积极进行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发泡成型)的研究和实用化。关于发泡成型,以往一直使用作为通用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的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另外,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热性的聚酰胺6、聚酰胺66等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也可用于发泡成型。用于发泡成型的发泡剂大致有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两种,但化学发泡剂难以应用于高熔点材料。因此,关于上述耐热性高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的发泡成型,采用使用了高压的超临界流体作为物理发泡剂的发泡注射成型法(例如,专利文献1~3)。
上述通用工程塑料的常用耐热温度为100℃左右,但设想在更高温的环境下使用的用途中,可使用常用耐热温度为150℃以上的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等超级工程塑料(超级工程塑料)。PPS是性价比优异,且在汽车部件中的采用发展最快的超级工程塑料。LCP在高精密连接器等小型部件中的用途正在扩大。专利文献4和5中公开了一种PPS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625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88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144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60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2510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4和5中公开的PPS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是所谓的间歇式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将PPS的成型体保持在加压非活性气体气氛中而使非活性气体渗透的工序;以及将渗透有非活性气体的PPS在常压下加热并使其发泡的工序。因此,与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连续成型相比具有生产率差这样的课题。
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使用了物理发泡剂的发泡成型方法为生产率高的连续成型,是相对不挑树脂的发泡成型技术。因此,认为在原理上能够通过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方法来进行PPS等超级工程塑料的发泡成型。但是,近年来由于发泡成型体被用作金属部件的替代部件,因此要求非常高的耐热性。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等的研究,已判明:专利文献1~3中所公开那样的以往的使用了高压物理发泡剂的发泡成型体即使在树脂材料中使用了超级工程塑料,也得不到充分的耐热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热性的超级工程塑料的发泡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为生产率高的连续成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4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