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1631.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1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裕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B60C11/01;B60C11/03;C08K3/04;C08K3/06;C08L7/00;C08L9/00;C08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与常规水平相比,在劣质路面行驶性、耐磨性、耐切割/碎裂性和低发热性方面有所改善。具有胎肩部的槽深度(d)为10mm以上的胎面胶(7),构成胎面胶(7)的橡胶组合物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二烯橡胶配合60~70质量份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70~130m2/g的炭黑、0.5质量份以上的硫、以及硫化促进剂而成的,二烯橡胶由50~70质量%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20~30质量%的丁二烯橡胶以及10~30质量%的天然橡胶构成,二烯橡胶的平均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以下,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Ma质量份相对于硫的配合量Ms质量份之比Ma/Ms为1.0~1.3,胎面胶(7)在20℃时的橡胶硬度为65~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劣质路面行驶性、耐磨性、耐切割/碎裂性和低发热性 得到改善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越野驾驶用的充气轮胎,除了劣质路面行驶性优异以外,还需要耐切 割/碎裂性和耐磨性也优异。另外,由于安装轮胎的车辆负荷重、使用环境 恶劣,因此需要使影响耐久性的发热性降低。
越野驾驶用的充气轮胎,如果使胎面胶柔软则劣质路面行驶性和耐切 割/碎裂性变好,但耐磨性和发热性变差。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改善耐磨性 而配合大量耐磨性优异的填充剂,则发热性变差。另外,如果为了降低发 热性而减少填充剂的量,则耐磨性会变差。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天然橡胶和/或聚 异戊二烯橡胶以及聚丁二烯橡胶构成的橡胶成分中配合氮吸附比表面积为 150~200m2/g的炭黑而成的、断裂伸长率为500%以上、弹簧硬度为60以 上、反弹弹性为40以上的劣质路面用大型充气轮胎用胎面胶组合物,维持 了耐磨性和发热的抑制,并且改善了耐切割性、碎裂性。
但是近年来,需求者对于越野驾驶用的充气轮胎要求的性能越来越高, 需求劣质路面行驶性、耐磨性、耐切割/碎裂性和低发热性更加优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174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常规水平相比,在劣质路面行驶性、耐磨 性、耐切割/碎裂性和低发热性方面有所改善的充气轮胎。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胎面胶,所述 胎面胶在与路面接触的胎肩部中,槽深度为10mm以上,构成所述胎面胶 的橡胶组合物是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二烯橡胶,配合60~70质量份的氮吸 附比表面积为70~130m2/g的炭黑、0.5质量份以上的硫、以及硫化促进剂 而成的,所述二烯橡胶由50~70质量%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20~30质量% 的丁二烯橡胶以及10~30质量%的天然橡胶构成,所述二烯橡胶的平均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以下,所述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Ma质量份相对于 所述硫的配合量Ms质量份之比Ma/Ms为1.0~1.3,所述胎面胶在20℃时 的橡胶硬度为65~70。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由上述特定的橡胶组合物构成胎面胶,并且将与路 面接触的胎肩部中的胎面胶的槽深度设为10mm以上,因此与常规水平相 比,能够改善劣质路面行驶性、耐磨性、耐切割/碎裂性和低发热性。
本发明中,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二烯橡胶,配合1.0~3.0质量份 的所述硫,由此能够使耐切割/碎裂性更加优异。
另外,优选所述胎面胶的接地面仅由块状接地部构成,所述块状接地 部是通过在轮胎周向和宽度方向上连续的槽划分出的,由此能够使劣质路 面行驶性和耐磨性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子午线方向的截面 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另一例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1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