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0354.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2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胜太;高桥幸雄;菊池直树;三木祐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C5/32 | 分类号: | C21C5/3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李范烈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操作方法 | ||
每当从顶吹枪顶吹氧气而实施铁液的脱碳精炼时,抑制铁液的摆动,并抑制气泡破裂及与气泡破裂相伴的喷溅物。在使用下端设置有拉瓦尔喷嘴的顶吹枪,并从拉瓦尔喷嘴向转炉内的铁水浴面喷吹氧气而对转炉内的铁液进行脱碳的转炉的精炼方法中,以蓄积氧指标S(F)成为40以下的方式调整来自顶吹枪的送氧速度及枪高度LH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在顶吹枪设置的多个拉瓦尔喷嘴将氧气向铁液喷吹,抑制铁液向转炉外的喷出并从铁液熔炼钢水的转炉的操作方法。在此,“铁液”是指铁水或钢水,在能够将两者明确地区分的情况下,记载为“铁水”或“钢水”。
背景技术
在转炉的脱碳精炼中,从转炉的生产性提高的观点出发,采用增多每单位时间的氧气供给量(也称为“送氧速度”)的操作。然而,当增大每单位时间的氧气供给量时,作为灰尘等向炉外飞散的铁分及附着而堆积于炉壁或炉口附近的铁分增加。上述的铁分损失最终被回收,再次被利用作为铁源,但是其量增多时,会导致灰尘回收及附着于炉口附近的铁分的除去所需的成本的增加或转炉的运转率的下降,因此成为应解决的重要的课题之一。
因此,关于转炉的脱碳精炼中的灰尘的产生及抑制,以往进行了较多的研讨及研究。其结果是,关于灰尘的产生机理,已知大体分为下述所示的2个机理,伴随着吹炼的进展而各产生机理产生的灰尘的产生量及灰尘的产生比例变化。
[1]由于气泡破裂(喷溅物(生铁块飞散)或伴随着气泡的熔液面脱离而粒铁飞散等)而产生灰尘。
[2]由于烟雾(铁原子的蒸发)而产生灰尘。
另一方面,已知在铁液中的碳浓度达到临界碳浓度之前的期间中,来自顶吹枪的顶吹氧产生的脱碳反应速度为氧供给速度限制,在临界碳浓度以下的碳浓度中,来自顶吹枪的顶吹氧产生的脱碳反应速度为铁液中碳的移动(扩散)速度限制。但是,根据非专利文献1,记载了即使在氧供给速度限制期间中基于废气的连续分析的脱碳速度也不恒定而进行变动的情况。直接观察使用了小型熔化炉的脱碳精炼的浴面的结果是,在该氧供给速度限制期间中,如果脱碳速度变动,则从浴面产生大气泡,因此可认为脱碳速度的变动由于从表面反应向浴内反应的转移引起的反应面积的扩大而产生。
已知基于顶吹氧的脱碳反应主要在氧喷流与铁液的碰撞界面,称为所谓“火点”的“凹坑”处进展。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情况:作为火点的面积,如下述的(4)式所示,定义除了几何学上的凹坑的表面积Ap之外还考虑了在浴面上产生的液滴的影响的等效界面面积A*,如下述的(5)式所示,伴随着顶吹氧流量FO2与等效界面面积A*之比即氧负荷Fg的增加而脱碳氧效率下降。
[数学式1]
在(4)式中,dc是拉瓦尔喷嘴的喉径,I是顶吹氧喷流的运动量,κ是运动量I的校正系数,σ是铁液的表面张力。
然而,在转炉等精炼反应容器中,伴随着顶吹或底吹的精炼用及搅拌用的气体供给和基于脱碳反应的CO气体的产生而反应容器内的铁液摆动。在摆动的振动频率与由反应容器的形状决定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的所谓共振时,摆动的振幅最大化。这样的现象称为“晃动”。当晃动产生时,在顶吹枪、炉壁、进而炉口附近附着/堆积的铁分增加。
非专利文献3关于晃动进行了记载,并记载了,由此,圆筒容器的固有振动频率fcalc能够解析性地求出,根据圆筒容器内径D和浴深H利用下述的(6)式能够算出的情况。在此,在(6)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k为常数(=1.84)。
[数学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0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量PCR扩增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具有热空气加温机制的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