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AT2 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9881.6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伍文韬;李志祥;滕明星;杨广文;李婕;黎健;陈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7/26 | 分类号: | C07D217/26;A61K31/47;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杰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at base sub | ||
涉及式(Ⅱ)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涉及其在制备治疗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2(AT2R)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6月09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710434262.2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益,在此将其全部内容以援引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式(Ⅱ)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涉及其在制备治疗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2(AT2R)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紧张素II(AngII)是由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的八肽物质,具有调节血压、体液平衡和痛觉感知等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是以血管紧张素作为配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ngII可激活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T1R)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2(AT2R)。其中AT2R在神经系统中与疼痛机制相关,主要表达在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与正常神经相比,受损神经和疼痛神经瘤具有更高的AT2R表达。AT2R激活后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活化的第二信使通路,可致敏神经元中的离子通道。敏化作用导致离子通道活化从而使神经元兴奋。AT2R拮抗剂已经通过动物实验(Pain.Medicine.2013,14,1557-1568;Pain.Medicine.2013,14,692–705))临床实验(Lancet.2014,383,1637-1647)证明可用于缓解疼痛。相关的综述性报道可见ExpertOpin.Investig. Drugs.2014,23,1-12;Expert.Opin.Ther.Targets.2015,19,25-35.等。
WO 2011088504公开了化合物EMA-4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L选自:-O-、-S-、-N(R)-、-N(R)C(=O)-、-C(=O)O-;
L1选自:单键、-CH2-、-CH2CH2-;
R1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6烷基、C1-6杂烷基、C3-7环烷基、3~7元杂环烷基、6~10元芳基、5~6元杂芳基;
R2选自H、卤素、OH、NH2、CN,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6烷基、C1-6杂烷基;
R3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苯基、5~6元杂芳基、5~6元杂环烷基;
R4选自H,或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3烷基;
R选自H、卤素、OH、NH2、CN,或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3烷基、C1-3杂烷基;
R’选自:F、Cl、Br、I、OH、CN、NH2;
带“*”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以(R)或(S)单一对映体形式或富含一种对映体形式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9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接体突变及其用途
- 下一篇:治疗和预防感染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