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防雾防污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物品以及防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7578.2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良;水野幹久;原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16;C09D133/14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雾 防污层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 疏水性单体 底涂层 交联剂 挥发 动摩擦系数 亲水性单体 表面平滑 层叠体 固化物 防污 基材 马氏 | ||
1.一种防雾防污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材,在所述基材上具有底涂层,且在所述底涂层上具有表面平滑的防雾防污层,
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超过0.5μm,
所述防雾防污层具有10N/mm2以上的马氏硬度、0.40以下的动摩擦系数和10μm以上的平均厚度,
所述防雾防污层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亲水性单体、非脂环式交联剂以及疏水性单体,所述亲水性单体的烯化氧当量不足100且丙烯酸当量为200~500,所述非脂环式交联剂的烯化氧当量为100以上且丙烯酸当量不足400,所述疏水性单体具有氟和硅中的至少任一种,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不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交联剂的含量为5质量%~40质量%,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不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疏水性单体的含量为0.001质量%~10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防雾防污层的表面的纯水接触角为80°以上,并且十六烷接触角为3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通过下述评价方法评价防雾性时的结果为◎,
<防雾性的评价方法>
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在35℃、85%RH即高温高湿环境下暴露15分钟,在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期间,通过目视观察表面,按照下述评价标准评价防雾性,
〔评价标准〕
◎:15分钟后仍起雾的面积为30%以下;
○:到达10分钟后起雾的面积为30%以下;
△:到达5分钟后起雾的面积为30%以下;
×:5分钟时起雾的面积大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不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为55质量%~90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基材为玻璃制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防雾防污层的平均厚度为10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1μm~10μm。
8.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
表面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
9.一种防雾防污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氧浓度不足0.1体积%的环境下,对所述底涂层上的由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未固化层进行紫外线照射,形成所述防雾防污层。
10.一种防雾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加热至常温以上,来提高所述防雾防污层的防雾性。
11.一种防雾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清扫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的所述防雾防污层,来保持所述防雾防污层的防雾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75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