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识别质押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6900.X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J·莫伊斯雷恩;P·卡图斯;D·柯齐保尔;M·法尔;G·加尔夫;C·里希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斯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 |
代理公司: | 11285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晓玲;苏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物质 动态发光 导管 分析 直立位置 分类 引入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质押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处于大致直立位置的导管,其具有入口和出口;和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其中布置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以便分析导管中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即使所述发光物质处于运动中;将包含发光物质的质押物通过入口引入导管中;通过使用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来分析质押物中包含的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以及根据分析结果将质押物分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质押物(Pfandgut)的方法,所述质押物为如押金瓶(Pfandflaschen)和其他退还押金的包装产品。
押金瓶是广泛的押金系统(Pfandsystem)的一部分,在该系统中,客户向饮料出售者留下所购买的瓶子的押金,并在退还瓶子时收回押金。以这种方式,饮料瓶可以以节省资源和节能的方式重复使用。各种各样的退还机器也很普遍,在这些机器中,押金瓶在退还时被自动检测。
DE 10 2009 026 557 A1记载了一种空容器反向自动售货装置(Leergut-Rücknahmevorrichtung)及其操作方法。在该方法中,分析待分类的空容器中包含的可识别特征。然而,该方法需要质押物在分析过程中处于静止。
DE 10 2011 107 704 A1记载了一种用于空容器反向自动售货机的输入单元。在其中记载的方法中,标记物的特定位置是分析所必需的,所述特定位置旨在允许识别所提供的质押物。
EP 1 235 191 B1记载了一种用于通过识别某些参数来退还用于存储液体或固体产品的刚性或柔性容器的装置。
用于识别质押物的现有技术的方法在多个方面是不利的。一方面,先前用于识别押金瓶和其他空容器的识别特征不够安全,即容易伪造。因此,由于押金欺诈,特别是由于德国通常用于空容器的高的押金金额,会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材料老化(光、温度、化学作用等),先前使用的识别特征易于变得难以辨认。
同样地,用于识别质押物的已知装置通常需要机械运输装置,以便例如将质押物运输至分析装置(例如传送带)或使识别特征朝向分析装置(例如将瓶旋转)。由此产生的缺点包括:用户通常必须以某种方式(平放、立放、以某种朝向等)将物体插入运输装置;需要很高的技术成本;运输装置不同时适用于所有物体尺寸且因此相应的方法很慢,易磨损且对脏污敏感。最后,现有技术的方法不能仅使用单个装置来识别各种不同尺寸的质押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质押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是提供防止伪造质押物的提高的安全性,并在简单的处理中促进了可靠的识别。同样地,该方法应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识别不同尺寸的物体,其中所述物体可处于运动中以便促进更高的质押物吞吐量。
这些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识别质押物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处于大致直立位置的包括入口和出口的导管;和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其中布置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以便分析导管中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步骤b)将包含发光物质的质押物通过入口引入到导管中;步骤c)当质押物移动通过导管时,使用用于分析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的装置分析质押物中包含的发光物质的动态发光行为;和步骤d)根据分析结果将质押物分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识别质押物的方法。在本申请的含义内,质押物应理解为意指本身或其物质适合于回收的包装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质押物可特别地为空容器,即在消耗内容物之后应退还给出售者的容器。特别是,可规定质押物为食品容器。因此,可规定质押物为瓶子,特别是玻璃瓶、塑料瓶等。
如在质押物中包含的发光物质的意义上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应在本发明的含义内广义地理解。特别地,该术语还应包括这样的选择:其中发光物质包含在载体中,所述载体随后被施用至质押物;其中所述发光物质被直接施用至质押物,例如通过压力等。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载体可特别地为标签、贴纸或性质相似的附着物选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斯科有限公司,未经保利斯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69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