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盖壳体、制造气缸盖壳体的方法和型芯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6656.7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2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P.乌尔苏亚托里斯;M.亨;M.比尔;M.鲁德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2F1/24;F01P3/14;F01P3/16;F02F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壳体 制造 方法 | ||
一种用于燃烧发动机的气缸盖壳体(30),燃烧发动机构造有至少两个呈行列布置的气缸,气缸盖壳体具有分别用于排气门的容纳孔,排气门配属于燃烧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气缸盖壳体具有从排气门容纳孔延伸的废气通道(46),废气通道汇入废气排气道(50),气缸盖壳体还具有冷却通道(52‑74、78、80),其中,冷却通道(52‑74、78、80)包括顶部分配通道(52),顶部分配通道分别与为了气缸上方的装置而设的喷射器冷却通道(56)连接,其中,喷射器冷却通道(56)分别与多个顶部网状通道(58)连接,顶部网状通道参照相应的喷射器冷却通道(56)的纵轴线沿不同的径向延伸,顶部网状通道直接或间接地与至少两个顶部汇集通道(62)连接,顶部汇集通道布置在参照由喷射器冷却通道定义的行列的不同侧面,和/或歧管分配通道(64),歧管分配通道沿排气门容纳孔的行列延伸,其中,歧管分配通道(64)直接或间接地与多个沿废气通道(46)延伸的歧管网状通道(66)连接,歧管网状通道直接或间接地与歧管汇集通道(68)连接,歧管汇集通道沿排气门容纳孔的行列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发动机的气缸盖壳体、一种制造这种气缸盖壳体的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中使用的型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气缸盖壳体的燃烧室发动机以及一种具有这种燃烧发动机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内燃机大多借助冷却液冷却,冷却液由至少一个冷却剂泵输送地在内燃机的冷却系统中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由内燃机的燃烧发动机的气缸(曲轴)壳体和气缸盖壳体构造。通过循环的冷却液也可以将热能从燃烧发动机和内燃机的其它部件运送到至少一个环境热交换器,热能随后在环境热交换器中被排放到周围空气中。
专利文献DE 10 2007 031 350 A1公开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多气缸燃烧发动机的多件式的气缸盖壳体,其中,气缸盖壳体为燃烧发动机的每个气缸构造有用于火花塞的容纳孔以及为每两个进气门和排气门构造有共四个容纳孔。此外,气缸盖壳体构造有冷却通道,这些冷却通道设置用于被冷却液通流,其中,冷却通道包括两个分配通道,这两个分配通道布置在配属于单个气缸的容纳孔的行列的两侧并且沿气缸盖壳体的纵向延伸。从分配通道分别延伸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中之一环形地围绕所属的火花塞容纳孔导引。这种气缸盖壳体关于通过冷却通道被通流能获得的冷却效果尚可改进。
由专利文献DE 10 2010 036 392 A1已知一种具有集成的冷却通道的气缸盖壳体,其中,冷却通道构成冷却套,冷却套在很大程度上包围用于火花塞以及换气阀的容纳孔,这些火花塞和换气阀配属于包含气缸盖的燃烧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此外由专利文献EP1 972 772 A2已知一种类似的气缸盖壳体。这种气缸盖壳体能够以借助通流冷却套的冷却剂实现的相对良好的冷却效果而出众,但其仅能昂贵地制造和/或具有由于冷却套的相对较大的体积而明显受损的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尺寸尽可能紧凑的情况下,关于尽可能有利的冷却效果优化用于燃烧发动机的集成有冷却通道的气缸盖壳体。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壳体解决。制造这种气缸盖壳体的方法是权利要求11的技术方案,并且用在这种方法中的型芯是权利要求13的技术方案。按照本发明的气缸盖壳体和按照本发明的型芯的有利的设计方式以及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其它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和/或由以下对本发明的描述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6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在热力发动机的冷侧存储多余热量